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矶观音阁》
《燕矶观音阁》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绀宇悬崖出,云林傍水开。

鼋鼍持法供,龙象经台

梵语潮音接,禅灯岸火回。

迷津一望彼岸几人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禅灯(chán dēng)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境界。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持法(chí fǎ)的意思: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供(fǎ gòng)的意思:指法律文书或法令规定的供状、供词。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绀宇(gàn yǔ)的意思:指高大的宫殿或宏伟的建筑。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悬崖(xuán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阁坐落于悬崖之上的壮丽景象,以及其周围云雾缭绕、林木葱郁的环境。诗人以“绀宇悬崖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观音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仿佛从深邃的悬崖中自然生长而出。接着,“云林傍水开”进一步渲染了观音阁周边的幽静与神秘氛围,水边的树林在云雾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鼋鼍持法供,龙象护经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观音阁的守护者形象化为神兽,表达了对观音阁神圣地位的尊崇。鼋鼍和龙象不仅象征着力量与智慧,也寓意着佛法的广大与深远。同时,这两句还暗示了观音阁内藏有珍贵的佛经,是信徒们心灵的寄托之所。

“梵语潮音接,禅灯岸火回”描绘了观音阁内外的和谐与宁静。梵语的潮音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禅灯岸火回”则可能是指夜晚时分,观音阁内的灯光与岸边的灯火相互辉映,形成一幅温馨而又庄严的画面。

最后,“迷津堪一望,彼岸几人来”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描述迷津的景象,暗示人生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而彼岸则象征着精神的归宿或解脱的境界。这句话既是对观音阁所在之地的赞美,也是对信仰与追求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观音阁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0)

入寺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0)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十

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怀。

凿齿井蛙耳,信谓天可弥。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离。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

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

(0)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

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

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

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

苦言如药石,暝眩终见思。

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

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0)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书一绝句云:「山雨霏微不满空,画船来往疾轻鸿。谁知独卧朱帘里,一榻无尘四面风。」明日,送彦猷之子坰·其二

出处荣枯一笑空,十年社燕与秋鸿。

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

(0)

卢山五咏·其一卢敖洞

上界足官府,飞升亦何益。

还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识。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