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禅灯(chán dēng)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境界。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持法(chí fǎ)的意思: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供(fǎ gòng)的意思:指法律文书或法令规定的供状、供词。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绀宇(gàn yǔ)的意思:指高大的宫殿或宏伟的建筑。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悬崖(xuán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鼋鼍(yuán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庞大而难以对付。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阁坐落于悬崖之上的壮丽景象,以及其周围云雾缭绕、林木葱郁的环境。诗人以“绀宇悬崖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观音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仿佛从深邃的悬崖中自然生长而出。接着,“云林傍水开”进一步渲染了观音阁周边的幽静与神秘氛围,水边的树林在云雾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鼋鼍持法供,龙象护经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观音阁的守护者形象化为神兽,表达了对观音阁神圣地位的尊崇。鼋鼍和龙象不仅象征着力量与智慧,也寓意着佛法的广大与深远。同时,这两句还暗示了观音阁内藏有珍贵的佛经,是信徒们心灵的寄托之所。
“梵语潮音接,禅灯岸火回”描绘了观音阁内外的和谐与宁静。梵语的潮音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禅灯岸火回”则可能是指夜晚时分,观音阁内的灯光与岸边的灯火相互辉映,形成一幅温馨而又庄严的画面。
最后,“迷津堪一望,彼岸几人来”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描述迷津的景象,暗示人生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而彼岸则象征着精神的归宿或解脱的境界。这句话既是对观音阁所在之地的赞美,也是对信仰与追求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观音阁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
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
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
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
苦言如药石,暝眩终见思。
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
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书一绝句云:「山雨霏微不满空,画船来往疾轻鸿。谁知独卧朱帘里,一榻无尘四面风。」明日,送彦猷之子坰·其二
出处荣枯一笑空,十年社燕与秋鸿。
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