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矣犹耽学,天乎不背师。
仅馀芭受业,曾许赐言诗。
鲁兀存尊足,虞翻乏媚姿。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全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五言绝句形式,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耄矣犹耽学,天乎不背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尊师之道的态度。"耄矣"即是勤勉不息的意思,而"犹耽学"则指持续不断地求学;"天乎"表示对天命或自然规律的顺应,"不背师"则强调了对老师言传身教的尊重和坚守。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敬师之情和终身学习的决心。
"仅馀芭受业,曾许赐言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与文学创作。在这里,"仅馀芭"形容时间短暂,可能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时光有限;而"受业"则表明接受知识和教诲的过程。"曾许赐言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得到赋予文学才能这一点感到欣慰。
"鲁兀存尊足,虞翻乏媚姿"两句中,"鲁兀存尊足"可能是指对古代圣贤或师长的尊崇,而"虞翻乏媚姿"则可能是形容某种美好而难以捕捉的风采。这里的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和高尚情操的赞赏。
最后两句"回头谢房魏,努力辅明时"则体现出了诗人对过往恩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当前为辅佐明主而努力的决心。"回头谢房魏"可能是在感念历史上一些贤良的辅政大臣,而"努力辅明时"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效仿前贤,为当今之世尽一份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学问和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是一篇集敬师、求学、赞美与决心于一体的佳作。
金印盘螭风钗赤,昨日摩挲今日失。
男儿不仕免折腰,女子不嫁留真色。
胡蜂采香虫养蓼,各抱性情不通晓。
啁啾鴳崔枪榆枋,仰看青天笑鹏鸟。
明月不缺安得圆,人无危苦岂忆安。
南山忽平地,东海有时乾。
世事如圜渺无端,莫将冰炭藏心肝。
丈夫生世何坎坷,佯狂为奴谁识我。
当年赁作向朱家,此日栖迟寻紫逻。
云蒸龙变在何时,怜君白发亦成丝。
君臣之义不可解,欲报何须国士知。
国士雄才天所产,楚汉纷纷那在眼。
子房本是烟霞人,万里青天任舒卷。
舒卷何渺茫,登台飞羽觞。
时哉双黄鹄,与尔相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