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访隐者》全文
- 注释
- 王门:官府或权贵之家。
隐者:隐居的人,指不求名利、退隐山林的人。
孤鹤:象征孤独或超脱世俗的高洁。
碍笋:新生的竹笋,可能阻碍了道路。
低墙:矮墙。
松下:松树下,常有隐士活动的地方。
茯苓:一种药用植物,象征隐居生活的简单和自然。
- 翻译
- 不再做官场之梦,来访隐居者的住所。
童子如同孤独的仙鹤,与白云相伴,生活悠闲自在。
竹笋新生,挡住了道路,我特意绕过去看山。
多次来到松树下,只为挖取茯苓而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隐逸之人的情景。开篇“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无意,而是向往自然山水之间的清净生活,寻访那些选择远离尘世纷扰的人物。
“童先孤鹤化”则运用了古代典故,指的是传说中的童子将一只孤独的大鹤养至成双,这里比喻隐者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紧接着的“云伴一身闲”进一步描绘出隐者的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行动,“碍笋新移路”显示了他为了寻访隐者而不畏艰难,甚至改变路径去适应自然环境。最后的“低墙为看山”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他愿意放慢脚步,以便更好地欣赏山川之美。
末两句“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显示出诗人在寻访隐者过程中的耐心和细致,以及他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了作者自己对自然、隐逸生活的一种深切体悟和内在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寓山家留壁
有客来何方,驾言自华胥。
囊中无一物,手把太极书。
象罔为我御,鸿蒙为我徒。
朝观赤城标,夕弄沧海珠。
去来了无碍,所憩即安居。
青山出屋上,修竹当座隅。
好鸟时一鸣,景寂心亦虚。
泛泛巫峡舟,迢迢太行车。
人心自高下,于我良晏如。
棉江欸乃九章并序·其一和平桥
渔翁棹歌兮石桥东,海色欲上兮含朦曈。
荒鸡闻兮戒晓,江豚上兮知风。
普天率土兮王之宫,阳侯受职兮龟龙率从。
沙寒草枯兮鱼上罶,薄言戒归兮爰发我笱。
嗔南邻兮春醅香,岂今夕兮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