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湘 中 曲 明 /沈 愚 玉 笙 吹 断 兰 皋 暮 ,万 里 寒 波 向 东 注 。孤 鸾 惊 啼 老 蛟 舞 ,杂 佩 丛 铃 满 烟 雨 。湘 娥 凝 愁 低 翠 鬟 ,泪 痕 渍 袖 红 斑 斑 。苍 梧 天 高 九 疑 碧 ,云 中 帝 子 何 时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翠鬟(cu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的翠绿色头发,比喻美丽的女子。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孤鸾(gū luán)的意思:指孤独的女子,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惊啼(jīng tí)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慌失措,非常害怕或非常伤心而哭出声音。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兰皋(lán gāo)的意思:指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也用来形容诗文或音乐的优美。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鸾惊(luán j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发生变故或受到惊吓,使人猝不及防。
凝愁(níng chóu)的意思:凝结心中的忧愁和痛苦。
湘娥(xiāng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玉笙(yù s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声音清脆悦耳。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杂佩(zá pè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不正派,不正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愚的《湘中曲》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湘江夜景。首句“玉笙吹断兰皋暮”以悠扬的玉笙声在傍晚的兰皋边消散,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伤的氛围。接着,“万里寒波向东注”展现出湘江水势浩渺,寒意透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
“孤鸾惊啼老蛟舞”运用了象征手法,孤鸾和老蛟的动态形象,寓言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烟雨中的“杂佩丛铃”,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也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惆怅。
“湘娥凝愁低翠鬟,泪痕渍袖红斑斑”借湘水女神湘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苍梧天高九疑碧,云中帝子何时还”以苍梧山的高远和九疑山的碧绿为背景,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湘中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
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
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
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
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
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
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
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
肥如瓠壶鼻雷吼,幸君饮此勿饮酒。
次韵答邵之才
文章真向古人疏,聊有孤怀与世殊。
陋质不堪华衮赠,可能薏苡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