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石纲》
《花石纲》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假山虽假总非真,未必中间隐身

若使山身可隐,上皇不作行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假山(jiǎ shān)的意思:指人工制作的山石景观,也可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山身(shān shēn)的意思:指山体的形态、山势。

上皇(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隐身(yǐn shēn)的意思:指隐藏自己的身份或存在,不被人察觉或发现。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注释
假山:人造的山景。
虽:即使。
未必:不一定。
中间:其中。
隐身:隐藏起来。
若使:如果让。
此山:这座假山。
身可隐:自身可以隐藏。
上皇:指唐玄宗(上皇是他的退位尊号)。
不作:不做。
远行人:远离家乡的人。
翻译
虽然假山并非真实存在,
在那里不一定能真正藏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花石纲》。从这四句话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假山虽假总非真”,这里的“假山”可能指的是园林中的假山,或许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不真实、造作之事物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真实与虚伪的区分和思考。

“未必中间可隐身”,这句话则是在说尽管有了这些假山,但并不一定能在其中找到藏身之处。这可能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有很多看似完美或安全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地避风头、保护自己。

第三句“若使此山身可隐,上皇不作远行人”,这里的“上皇”应指的是帝王或统治者。诗人设想,如果这些假山真的能提供一个可以隐藏和保护自己的空间,那么帝王们也就不会去进行那些长途跋涉了。这可能是在反思权力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对统治者行为的一种讽刺。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假山这一物象,引出了对现实世界中真伪、安全与权力的思考,是一首含蓄且具哲理的诗作。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黄莺儿.洛阳花

几点守宫砂。茜红生、剪彩斜。一丛嫩绿纤枝亚。

轻轻碎霞。茸茸细芽。胭脂拂绰徐熙画。莫言夸。

洛阳名好,休羡牡丹花。

(0)

海棠春.赠侄女吴子

绿窗春透垂杨影。更多少、月明风冷。

花枝黄鸟声,绣阁酣初醒。被底鸳鸯,阶前白璧。

都是欢时美景。惭愧白头人,空叹时如锦。

(0)

踏莎行

雪乱杨花,豆圆梅子,帘前渐觉消春意。

东风特为送春来,又教春去愁难避。

迟日窥帘,晴花落地,游丝拂逼行人袂。

平桥■绿自流红,莺声欲向斜阳醉。

(0)

菩萨蛮

白蘋凄影悲秋客。客秋悲影凄蘋白。鱼渚恨无书。

书无恨渚鱼。玉肌凉夜独。独夜凉肌玉。

银枕梦花兰。兰花梦枕银。

(0)

淡黄柳.春雨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

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最堪惜,韶光任虚掷。杏花信,杳消息。

叹西园、寂寞天涯隔。

最是无情,一池春水,比似当初更碧。

(0)

一萼红.碧栖词丈归自沪江,为寄江南梅,迟延未到,作此以速之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