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假山(jiǎ shān)的意思:指人工制作的山石景观,也可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山身(shān shēn)的意思:指山体的形态、山势。
上皇(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隐身(yǐn shēn)的意思:指隐藏自己的身份或存在,不被人察觉或发现。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 注释
- 假山:人造的山景。
虽:即使。
未必:不一定。
中间:其中。
隐身:隐藏起来。
若使:如果让。
此山:这座假山。
身可隐:自身可以隐藏。
上皇:指唐玄宗(上皇是他的退位尊号)。
不作:不做。
远行人:远离家乡的人。
- 翻译
- 虽然假山并非真实存在,
在那里不一定能真正藏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花石纲》。从这四句话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假山虽假总非真”,这里的“假山”可能指的是园林中的假山,或许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不真实、造作之事物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真实与虚伪的区分和思考。
“未必中间可隐身”,这句话则是在说尽管有了这些假山,但并不一定能在其中找到藏身之处。这可能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有很多看似完美或安全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地避风头、保护自己。
第三句“若使此山身可隐,上皇不作远行人”,这里的“上皇”应指的是帝王或统治者。诗人设想,如果这些假山真的能提供一个可以隐藏和保护自己的空间,那么帝王们也就不会去进行那些长途跋涉了。这可能是在反思权力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对统治者行为的一种讽刺。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假山这一物象,引出了对现实世界中真伪、安全与权力的思考,是一首含蓄且具哲理的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碧栖词丈归自沪江,为寄江南梅,迟延未到,作此以速之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