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神庙联》
《风神庙联》全文
清 / 陈澧   形式: 对联

太平之时,以不鸣条瑞应

君子之德,在乎偃草而令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鸣条(míng tiá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嘹亮。

瑞应(ruì yìng)的意思:指喜事连连,吉祥如意的现象。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偃草(yǎn cǎo)的意思:指隐藏身份,保持低调,不引起注意。

以不(yǐ bù)的意思:以某种情况为例子,对其他情况作出规范或警示。

在乎(zài hu)的意思:关心、重视、在意

鉴赏

此联描绘了风神庙内景致与寓意,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君子之德相联系,展现出深邃的哲学思考。

“太平之时,以不鸣条而瑞应”,在和平盛世,自然界往往呈现出祥和宁静的状态,不需频繁的风雨雷电,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方式给予人们安宁与福祉,这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生活的幸福。这里的“不鸣条”比喻风调雨顺,没有极端天气,是吉祥的预兆。

“君子之德,在乎偃草而令行”,君子的品德修养,体现在能够以身作则,使周围的人和事都受到正面的影响,如同微风吹过草地,草地随之偃伏,但又自然生长,象征着君子的影响力深远而自然,无需强制,便能引导他人向善。这里“偃草”比喻君子的道德感化力,使得周围环境或人的心灵受到正面影响,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整联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君子的品德与社会的和谐,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君子人格的崇高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陈澧

陈澧
朝代:清

陈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
猜你喜欢

龚观察子勤旧分部越东于不佞大有国士之遇兹舟过济上奉寄二诗·其一

朱旂曾闪越城头,渤海重看政绩留。

南国双龙飞电彩,东方千骑擅风流。

嵯峨杰搆灵光殿,缥缈危梯太白楼。

后夜胡床明月满,可容词客并追游。

(0)

流河驿遇蔡仪部稚含话别作并订约晤于武林

握手双龙去住悬,河桥晴色对潸然。

中林骤报亡猿日,北塞真同失马年。

曳杖天穷苍岭外,抽毫霞涌赤城前。

戴家精舍溪头近,乘兴能飞雪夜船。

(0)

送程仲凯之两都

五夜山阴兴独乘,海天遥望白云凝。

囊携剑色过燕市,船载箫声出广陵。

何处新诗酬北雁,当年奇气羡南鹏。

高台倘遇荆丹辈,好上黄金第一层。

(0)

寿李惟寅五秩初度八首·其二

楼台十二静飞沙,带砺山河柱国家。

映日阶蓂呈五叶,先霜篱菊绽三花。

纷纭瑞鹤游蓬岛,蹀躞名驹聚渥洼。

虎帐麟袍天北极,人生何处觅丹砂。

(0)

送屠田叔之七闽

抗手春明话别离,为君重赋七闽诗。

官曹盐铁酬文学,佛寺金银卧武夷。

目断紫骝红杏苑,歌残黄鸟绿杨枝。

侧生饱啖枫亭下,可忘京华识面时。

(0)

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其七

当年怀刺出菰芦,倾盖钱塘月满途。

绮席衣冠连北海,画船箫鼓出西湖。

荧皇丽句悬金刹,烂漫清歌送玉壶。

双剑只今犹赋草,擅场能忆祢生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