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龙 须 草 宋 /黄 甲 龙 卧 寒 潭 漾 碧 虚 ,风 云 变 化 只 须 臾 。奋 髯 骧 首 无 人 问 ,错 订 岩 头 草 似 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虚(bì xū)的意思:碧虚指天空湛蓝,没有云彩的样子。在成语中,碧虚常用来形容天空晴朗明净,没有一丝云雾。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错认(cuò rèn)的意思:错误地认定或判断
奋髯(fèn rán)的意思:指男子英勇奋发、壮怀激烈的样子。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龙卧(lóng wò)的意思:指龙蛇伏卧,形容力量或才能隐藏起来,不暴露出来。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骧首(xiāng shǒu)的意思:形容马儿昂首奔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昂首自信,豪情万丈。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云变(yún biàn)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发生变化,转瞬即逝。
- 翻译
- 龙似沉睡在寒冷的水潭中,水面泛起青色的波光,风云的变化转眼即逝。
它昂首振鬃,却无人理会,误以为山崖上的草就是胡须。
- 注释
- 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卧:躺下或静止。
寒潭:冰冷的水潭。
漾:波动。
碧虚:清澈的天空。
风云变化:天气变化。
须臾:极短的时间。
奋髯:扬起胡须,形容龙的动作。
骧首:抬头。
无人问:没有人注意。
岩头:山崖顶部。
草似须:草像龙的胡须。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龙须草》,作者是宋代诗人黄甲。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条龙仿佛沉睡在寒冷的潭水中,水面泛起清冷的波光,云雾在其周围瞬息万变。然而,这条龙昂首奋髯,似乎在期待着什么,却无人察觉。它误将岩石上的草当作自己的胡须,流露出一种孤独而自得其趣的神态。诗人通过龙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或埋没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月晦日刘吉士招余偕祁编修田吉士何孝廉崇效寺纳凉次去年看牡丹韵
都门凉宇多归僧,与僧结夏夫谁能。
久思古寺暂逃暑,恰来嘉约欢然兴。
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
顿遣平头罢摇扇,俨离裸壤思垂缯。
自从五月苦炎热,如坐深甑遭炊烝。
有时入夜大雷电,疾风猛雨相凭陵。
朝来蕴隆略如昨,目极禅阁无由登。
何期四子有同契,合并令我烦怀澄。
惟余知举留憾事,独遗表圣惭王凝。
牡丹作花事已往,楸叶又落情难胜。
浮生小聚类萍梗,流光过眼如风镫。
夏凉寒燠众所愿,造物伊谁云爱僧。
浮瓜折藕且取适,褦襶触热宜为惩。
试披画卷问朴老,几人来此招凉曾。
《六月晦日刘吉士招余偕祁编修田吉士何孝廉崇效寺纳凉次去年看牡丹韵》【清·黄钺】都门凉宇多归僧,与僧结夏夫谁能。久思古寺暂逃暑,恰来嘉约欢然兴。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顿遣平头罢摇扇,俨离裸壤思垂缯。自从五月苦炎热,如坐深甑遭炊烝。有时入夜大雷电,疾风猛雨相凭陵。朝来蕴隆略如昨,目极禅阁无由登。何期四子有同契,合并令我烦怀澄。惟余知举留憾事,独遗表圣惭王凝。牡丹作花事已往,楸叶又落情难胜。浮生小聚类萍梗,流光过眼如风镫。夏凉寒燠众所愿,造物伊谁云爱僧。浮瓜折藕且取适,褦襶触热宜为惩。试披画卷问朴老,几人来此招凉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067c69edde74c8511.html
清明后十日陈古华农部招同秦小岘舍人邵荻香徐郎斋两孝廉小饮肄书次小岘韵·其一
无多觞政客须遵,烟禁才逾十日新。
绵雨勒成寒食景,好风吹聚故乡人。
酒如不饮孤良会,花但闻名逗远春。
已是匆匆三月尽,未宜愁过浴蚕辰。
土兵行
徙都耶,笮都耶,曲鸟鸟之夷奴耶。
五十五州,亦土亦流。罚不应役,牛五十头。
头人舍人不识字,蛮语啁啾问通事。
花裙小队跳跃来,酒市关门妇女避。
鼓声三通角三叠,今日将军亲简阅。
杀马椎牛大飨卒,蛮刀割啖口带血。
挟尔哈靶,砺尔及密,灭贼归巢未六月。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