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仙花四绝·其一》
《水仙花四绝·其一》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合与(hé yǔ)的意思:合作、协力

江梅(jiāng méi)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或心情像江梅一样坚韧不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配食(pèi shí)的意思:指合适的食物搭配,也可指合适的衣食住行。

食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吃饭、喝水,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微步(wēi bù)的意思:轻轻地迈步,形容行走时非常小心谨慎。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林处士(lín 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士人,也可指隐居山林的人。

水仙王(shuǐ xiān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无可匹敌,无人能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诗人以洛川为背景,赞美了水仙花的轻盈步态和在冬季盛开的特性,将其与江梅相提并论,暗示它们都是冬日里的佼佼者。诗人还提及了"林处士"和"西湖配食水仙王",可能是在寓言或历史典故中,将水仙花的地位提升到了与古代贤士相媲美的层次,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对水仙花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夏雨

南天春苦旱,咎在岁星沉。

四月禾苗歇,三农雨望深。

油云肤寸合,一似雨黄金。

君王社稷主,要识上天心。

(0)

送人之惠州

名家参政下,独觉仲容贤。

宦辙今何往,毕栖此最便。

物情沧海俗,天气百蛮烟。

秪近啼猿树,乡心日夜县。

(0)

西山杂诗三首·其一

春尽一到此,散愁幽意繁。

西湖草已绿,南国桂应蕃。

宫殿浮今日,山河控北门。

时艰羡飞锡,来往给孤园。

(0)

同林九高二傅二施二避暑越王城楼

长夏升炎䓇,高城遁郁蒸。

河隍虚雉堞,云日造松陵。

不去稽康达,同游贾岛能。

愧无邻舍酒,率尔集良朋。

(0)

衡山高赠周公仪方伯

吾闻天高不可升,南岳上应天玑衡。

绝地七千五百丈,祝融之峰最巉嶒。

乾坤开辟自古纲维平。

三山西圮六鳌死,然后阳门反户东南倾。

巑空遏日乃有此巨镇,俨如天王神武虎臣矫矫来千城。

离宫富炎德,桂树常冬荣。

若非昆崙西起占枢纽,泰山之外谁当南岳之纵横。

芙蓉石廪势腾掷,雷泓风穴声硼?。

七十二青莲,一一凌紫清。

行云肤寸合,呼吸遍四溟。

鸿雁高飞不能过,嗟尔鹤上人胡为抗行云而上征。

回风潇潇吹古雪,倒翰七泽流三星。

潇湘如系沦洞庭,君山萍漂一点青。

累臣帝子不可以招而返兮,但见苍梧惨澹鼓瑟悲湘灵。

吾闻地有五岳犹天五行,衡山万古合峥嵘。

日南天阙傥或折尾闾,汎溢地道何由成。

吁嗟乎祝融驭无极,朱鸟来有凭。

夫何为乎绛天芒熛,炎海波涛惊。

天生豪杰须尔用,五岳四渎备尔形。

弥纶藩翰岂比块然者,不然天将谁使之清,地将谁使之宁。

周夫子,崇高遍博要如此,平生意气吾与尔。

(0)

梦戴寅仲二首·其二

交游满江汉,谁复更如子。

读书京华尘,相看忍羁旅。

诉心风雨夕,潦草各别去。

云胡大宛种,一蹶千里路。

朝陟洞庭山,山远不可处。

暮航太湖水,水阔不可渡。

精灵复何为,白璧已黄土。

落月哀杜鹃,切切复延伫。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