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帖子·其五太上皇后阁》
《立春帖子·其五太上皇后阁》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东风一夜转熙台,日上瑶池绮席开。

可但六宫环佩响,重孙满眼贺春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环佩(huán pèi)的意思:指人物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庄秀丽。

可但(kě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条件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可行或不可接受。

六宫(liù gōng)的意思:六宫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后宫,也指妃嫔宫廷。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绮席(qǐ xí)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或庆典场合。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重孙(chóng sūn)的意思:指重重孙子,表示子孙繁衍、家族兴旺的意思。

翻译
东风一夜吹过繁华宫殿,朝阳升起照耀着瑶池的华丽宴席。
不只是宫中妃嫔们的环佩声回荡,满眼皆是子孙们为新春的到来欢庆。
注释
东风:春风。
一夜:整夜。
转熙台:吹过繁华宫殿。
日上:朝阳升起。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皇家园林。
绮席:华丽的宴席。
可但:不只是。
六宫:古代皇后和妃嫔所居的宫殿。
环佩:妃嫔们佩戴的玉饰,发出声响。
重孙:孙子的孙子,泛指后代众多。
贺春来:庆祝新春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立春帖子(其五)太上皇后阁》。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东风吹拂和日出瑶池的意象象征新春的到来。"东风一夜转熙台"描绘了东风渐起,温暖的气息充满皇宫,"日上瑶池绮席开"则暗示着皇家盛宴的开启,华美帷幕揭开。

接下来的两句"可但六宫环佩响,重孙满眼贺春来",不仅写出了宫廷内的热闹与欢庆,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皇室家族繁衍昌盛的祝福,"六宫环佩响"象征着后妃们的喜悦,而"重孙满眼"则寓意着皇室后代众多,春光满溢。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典雅,富有宫廷特色,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寄寓了对皇家的恭维和吉祥的祝愿。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

翠屏香断。梦绕潇湘岸。旧曲不禁愁汗漫。

分付秦筝斜雁。吴笺赋恨难成。丹青恼杀苏卿。

一片碧梧苍石,谁教写出秋声。

(0)

雁南飞

雁南飞,飞且鸣,我不爱尔绝汉排云之健翼,爱尔秋来意气各有适。

江湖万里同风声,风声万里秋萧索,山乡田荒水乡薄。

不应专为稻粱来,得饱自住今亦乐。

群飞嘹唳奈尔何,青天茫茫无网罗。

谁知世有苦心者,夜半闻声悲转多。

雁南飞,劝尔飞时莫近征妇舍,手触边衣添泪下。

更莫飞近贫士屋,弦绝樽空怨悽独。

雁南飞,飞且止,世事惊人例如此。

我昔扁舟五湖水,年年见尔秋风里。

如今未断少年情,一度雁来心一惊。

今年雁来明年去,明年去去江南路。

欲将书寄去边人,明年认作书回处。

(0)

水调歌头·其六雨花台

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

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

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

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

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往复落人绻缋间,那知同步不同行。

当初乍可无容质,别作心肠过一生。

(0)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其一

十分花气醉春情,拂晓先闻百舌声。

白玉摇鞭芳草暖,踏青时节雨初晴。

(0)

戍妇词

女萝施松柏,终始相因依。

结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

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

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

但愿崇勋业,上报明主知。

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