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马使》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走 马 使 唐 /张 祜 新 样 花 文 配 蜀 罗 ,同 心 双 带 蹙 金 蛾 。惯 将 喉 舌 传 军 好 ,马 迹 铃 声 遍 两 河 。
- 翻译
- 新式花样图案绣在蜀地的丝绸上,
心形的双带装饰着金色的蛾纹。
- 注释
- 新样:新颖的样式。
花文:花纹图案。
蜀罗:蜀地的丝织品。
同心:心形图案。
双带:两条腰带。
蹙:装饰。
金蛾:金色的蛾纹。
惯:习惯于。
喉舌:比喻传达消息或意见。
军好:军中的好消息。
马迹:马蹄印。
铃声:马铃的声音。
两河:泛指黄河和洛河两岸地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远行的场景,特别是他装扮和随身物品的细节。"新样花文配蜀罗"一句,展示了精美的马饰,这里的“花文”指的是华丽的图案或纹理,而“蜀罗”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特质的丝绸,用来制作装饰用的带子或缰绳。"同心双带蹙金蛾",进一步描写了马匹上的装饰,其中“同心”意味着一致、和谐,而“双带”应是指两条相配的带子,“蹙金蛾”则形容带子的末端用黄金制成的蝴蝶形状的装饰。
"惯将喉舌传军好"这句,表明马儿已经习惯了军中的生活,它们能够通过声音来传达命令,体现出军中严密的训练和纪律。最后一句"马迹铃声遍两河"则描绘了一幅壮观景象:马匹行进的声音,如同铃铛响彻在两岸之间,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出征时的豪华与威严,同时也反映了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