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走马使》
《送走马使》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ǒu使shǐ
táng / zhāng

xīnyànghuāwénpèishǔluótóngxīnshuāngdàijīné

guànjiānghóushéchuánjūnhǎolíngshēngbiànliǎ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蹙金(cù jīn)的意思:形容经济困难或财富丧失。

喉舌(hóu shé)的意思:指发表言论、传达信息的媒介或代言人。

金蛾(jīn é)的意思:形容人追求虚荣、贪图享受的心态。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蜀罗(shǔ luó)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智慧的人。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翻译
新式花样图案绣在蜀地的丝绸上,
心形的双带装饰着金色的蛾纹。
注释
新样:新颖的样式。
花文:花纹图案。
蜀罗:蜀地的丝织品。
同心:心形图案。
双带:两条腰带。
蹙:装饰。
金蛾:金色的蛾纹。
惯:习惯于。
喉舌:比喻传达消息或意见。
军好:军中的好消息。
马迹:马蹄印。
铃声:马铃的声音。
两河:泛指黄河和洛河两岸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远行的场景,特别是他装扮和随身物品的细节。"新样花文配蜀罗"一句,展示了精美的马饰,这里的“花文”指的是华丽的图案或纹理,而“蜀罗”则可能指的是一种特质的丝绸,用来制作装饰用的带子或缰绳。"同心双带蹙金蛾",进一步描写了马匹上的装饰,其中“同心”意味着一致、和谐,而“双带”应是指两条相配的带子,“蹙金蛾”则形容带子的末端用黄金制成的蝴蝶形状的装饰。

"惯将喉舌传军好"这句,表明马儿已经习惯了军中的生活,它们能够通过声音来传达命令,体现出军中严密的训练和纪律。最后一句"马迹铃声遍两河"则描绘了一幅壮观景象:马匹行进的声音,如同铃铛响彻在两岸之间,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出征时的豪华与威严,同时也反映了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一面。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即事

十里东风摇羽葆,高低远近万株松。

侧身靠石牛揩痒,俛首穿林鹿护茸。

樵子登山云里过,诗僧采药涧边逢。

近传有虎常来往,隔陇犹存旧脚踪。

(0)

安仁道中

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

路危多半缺,桥朽忽中分。

秋尽风搜叶,日沉岩宿云。

荒村店虽陋,店主颇殷勤。

(0)

孙王渡

霁后泥途行尚艰,今年大率是晴悭。

春当浓处寒犹在,寒肯消时春渐还。

木杪红沉半轮日,波心碧浸两边山。

渡头不住人来往,共羡白鸥云水闲。

(0)

题永阳文献录·其二

冢中夷蹠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成。

(0)

赠林行简见徐径坂

紫霞洲上雨如丝,白发衰翁有所思。

吟付三山林敬则,烂柯国手尚观棋。

(0)

送蔡廉父赴赣辟·其一

同游两见菊花时,忍对西风话别离。

官远人应观所主,心平事必得其宜。

急流进进常思退,公事惺惺要带痴。

执手羞为儿女语,此言或可当箴规。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