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一看山,人如鸟欲还。
小楼经岁别,疏雨六朝颜。
秋老叶先战,霜轻藓未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敬亭山景色的生动画面。诗人站在傍晚的山巅,眺望远方,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向晚一看山,人如鸟欲还",傍晚时分,诗人凝视着山峦,仿佛自己也如同归巢的鸟儿,渴望回到温暖的家。这种情感的流露,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小楼经岁别,疏雨六朝颜”两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通过“小楼”与“六朝”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小楼见证了季节更迭,而六朝的繁华与沧桑则以一种更为深远的历史感呈现出来。这里的“疏雨”,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秋老叶先战,霜轻藓未斑”则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落叶在秋风中飘摇,仿佛在为季节的更替而战,而霜虽轻,却足以让苔藓显现出斑驳的痕迹。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最后,“并将今古意,付与乱云间”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自然的壮丽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他将自己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寄托于那片随风飘荡的乱云之中,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历史、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世界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连山盘武昌,古木参云稠。
诛茅东坡下,门前江水流。
永怀百世士,老气盖九州。
平生忠义心,云涛一扁舟。
笛声何处来,唤月下船头。
掬此月中水,簸弄人閒秋。
荡摇波中山,光中失林丘。
古今一俯仰,共尽随蚍蜉。
孙曹何足吊,我自造物游。
尚怜风月好,解与耳目谋。
归来玉堂梦,清影寒悠悠。
一顾能几何,鹘巢奄不留。
遗像不忍挂,尚恐儿辈羞。
俨然袖双手,妙赋疑可求。
何时谪仙人,骑鹤下瀛洲。
相期游八表,一洗区中愁。
存良豪杰士,二十登巍科。
功名与词翰,夙夜心靡他。
朝士纷如云,入眼苦不多。
谦谦义兴尹,誓言为蔺颇。
南宫新陟阶,东广已违和。
十年腹中书,埋没荒山阿。
孤儿托世父,寡妻依病姑。
颛臾未足忧,萧墙起风波。
区区蜗角上,白石寻干戈。
遂令萱荆诗,翻成长恨歌。
质成遇匪人,哀哉泪滂沱。
神皋钟火德,名岳奠坤维。
岂伊灊霍俦,聪明谅在兹。
登封表崇壝,肃事展灵祇。
欹厓结衡宇,回阿荫桂旗。
卿云出扣阈,郎月流琐扉。
玉童夜击鼓,祠官朝祝釐。
触石散膏壤,生贤翊昌期。
理冥信莫测,迹贲良可窥。
蹇余俗士驾,何时骖赤螭。
晨登岣嵝岑,旷望弥赤县。
坰服引昭丘,襟带穷楚甸。
五峰郁游龙,三湘皎澄练。
礧砢矫以虔,云霞蔼而变。
尚想卢敖游,应蔑海若见。
尚子愿终毕,伯昏险可践。
夙昔经奇心,兹焉慰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