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上人退居》
《月上人退居》全文
宋 / 周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不受诸方供,枯禅入远林。

水涵清净影,月印去来心。

夕炷黄莲冷,云寮碧草深。

淡然世虑松籁清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淡然(dàn rá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淡泊无欲的状态。

枯禅(k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因长时间苦行而形容身体瘦弱。

清音(qī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纯净悦耳,没有杂音。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世虑(shì lǜ)的意思:指因为过度担心而忧虑,对世事忧虑不安。

松籁(sōng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如松树的悠扬之声。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尘嚣,隐居于幽静山林中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不受诸方供,枯禅入远林”,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的生活方式——他不接受外界的供养,而是选择在远离尘世的深林中进行枯坐禅修。这不仅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接着,“水涵清净影,月印去来心”两句,以水中的倒影和月光下的心灵映射,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水的清澈与月的流转,象征着僧人的心灵不受外界纷扰,始终保持清明与自在。

“夕炷黄莲冷,云寮碧草深”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节。傍晚时分,点燃黄莲香烛,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居住的小屋被云雾环绕,周围是碧绿的草地,这样的环境更加衬托出僧人生活的清幽与超凡脱俗。

最后,“淡然遗世虑,松籁起清音”两句,总结了僧人生活的状态。他以淡然的态度,遗忘了世俗的忧虑,心灵如同松林间的清风,自由而纯净。松树的低语,仿佛是大自然对他修行的赞许与陪伴,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传达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

作者介绍

周密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五月园夫献红菊二绝句

黄花九月傲清霜,百草满园无此香。
红紫无端盗名字,试寻本草细商量。

(0)

襄阳古乐府二首·野鹰来

野鹰来,雄雉走。
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
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
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
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
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
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
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0)

游太山四首其三灵岩寺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
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
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
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
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觝。
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
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陛。
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
居僧三百人,饮食安四体。
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
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

(0)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
窗户之余,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
畦夫告予,甖粟可储。

(0)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0)

鹧鸪天·草草园林作洛川

草草园林作洛川。
碧宫红塔借风烟。
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
春似旧,酒依前。
何妨倚杖雪垂肩。
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