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
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
丛残(cóng cán)的意思:指残留的痕迹或残余的事物。
关洛(guān luò)的意思:关洛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关键时刻,洛阳城的守卫。
精魂(jīng hú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核心或灵魂。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天根(ti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根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所在。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原伯(yuán bó)的意思:原伯是一个古代的官职名称,指的是在某个地方任职期满后返回原籍的官员。在这个成语中,原伯比喻一个人因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而回到原来的地方,表达了失去地位、权力或者财富的意思。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全祖望所作,名为《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全诗以“关洛源流”开篇,引出对学术传承的探讨,表达了对古代学术脉络的追溯和对学术精神的崇敬。诗人通过“丛残细论”、“溯薪大”、“见精魂”等词句,展现了对学术研究的深入思考和对先贤智慧的追慕。
接着,“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两句,诗人感叹于世风日下,学术风气衰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己未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自责。而后,“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则进一步揭示了学术研究的艰难和探索未知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理解并传承学术精髓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全祖望对学术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思,以及个人在学术追求中的困惑与坚持。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对古代学术精神的致敬,也是对后世学者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