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榕树的生机与蝉鸣的清脆,通过对比和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首句“森森榕木碧参天”,描绘了一幅茂密的榕树林立于天地之间的景象,榕树的枝叶繁茂,绿意盎然,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里的“森森”形容树木众多而茂盛,“碧参天”则强调了榕树的翠绿与高耸入云的壮观。
次句“夏日初闻第一蝉”,点明了时间背景是夏日,此时正是蝉鸣最为频繁的季节。诗人捕捉到了夏日的第一声蝉鸣,这声音清脆悦耳,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接下来,“美荫羡君诚得计”,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榕树的荫凉,不禁心生羡慕。这里不仅赞美了榕树的美丽与实用价值,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生活选择的肯定与赞赏。“得计”一词,既指榕树巧妙地利用自身特性为人们提供阴凉,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某种生活智慧或策略的认可。
最后一句“何须悽怨嘒风前”,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以榕树为例,告诫人们无需因外界的风言风语而感到忧愁或抱怨。这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信,不被外界的负面评价所动摇,强调了自我价值的认同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榕树与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诗偈·其五十五
古时不异今,今时不异古。
生事日日灭,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钱财,守空无货赂。
理诗日日新,朽宅时时故。
闻船未破漏,爱河须早渡。
出过三江口,逍遥神自悟。
损之又损之,俄成贝多树。
临行途路难,无船可相渡。
业老见阎公,没你分疏处。
若见优昙花,处处无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