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容南百里间多古松僵仆道上不免斧斤之患感之作小诗呈陆川邑官使稍禁戢之》
《离容南百里间多古松僵仆道上不免斧斤之患感之作小诗呈陆川邑官使稍禁戢之》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百年斤斧龙鳞,尚被樵夫斫作薪。

三伏修涂多暍死,清阴留取行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樵夫(qiáo fū)的意思:指樵夫的生活艰苦,形容人生困苦或贫苦。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修涂(xiū tú)的意思:修饰装饰。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遭受破坏的感慨与忧虑。首句“百年斤斧避龙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古代匠人为了保护古松不被砍伐,不惜避开其树干上的龙鳞(象征着古松的珍贵与神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然而,即便如此精心呵护,仍有“尚被樵夫斫作薪”的无奈结局,展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

接着,“三伏修涂多暍死”一句,通过描述在炎热夏季修筑道路时,劳工因酷热而死亡的惨状,进一步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与牺牲。这一场景与前文对古松的保护形成对比,凸显了自然与人类利益之间的冲突。

最后,“清阴留取庇行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保留树木为行人提供阴凉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深切忧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和谐共生理念的呼唤。诗人在末尾提到将此诗献给陆川邑官,意在呼吁官员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古树的砍伐,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强烈呼吁。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

(0)

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

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
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
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
琼船撑入玻璃国,琪树瑶林不用栽。

(0)

见王宣子侍郎二首

不作伾文客,投闲可得辞。
高名真自累,了事竟成痴。
到底须良匠,非渠更阿谁?
莫嫌风雪恶,要试岁寒枝。

(0)

见张钦夫二首

不见所知久,用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麽遣空回。

(0)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孝庙深知已,今皇正宰官。
一言能定国,二圣得重懽。
立节山相似,容人海未宽。
至今死诸葛,虏使胆犹寒。

(0)

静坐池亭二首

胡床倦坐起凭栏,人正忙时我正闲。
却是闲中有忙处,看书才了又看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