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慕尚(mù shàng)的意思:对某种美好事物或品质产生向往之情。
鸟栖(niǎo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树上,比喻人在某个安全、稳定的地方居住或依附。
青袍(qīng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服装,引申为指官员身份和地位。
尚平(shàng píng)的意思:表示对平等、公正的追求和崇尚。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越鸟(yuè niǎo)的意思:比喻有志向的人,能够超越现状并取得成功。
黄花晚节(huáng huā wǎn jié)的意思:指一个人年老时,依然能保持廉洁自律、不贪图享乐的高尚品质。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的作品《詔潜夫先生见示作(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访岳当时慕尚平,干戈深惜负高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尚平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乱年代的深深惋惜,感叹自己未能保持高洁的情操。
颔联“一枝越鸟栖难稳,五柳陶潜种已成”运用了典故,以越鸟难以在异乡安定下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五柳陶潜种已成”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便掷青袍行脚去,羞将华发傍人明”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人愿意放弃官场的职位,选择流浪的生活,同时表达了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衰老形象的羞愧心理。
尾联“黄花晚节开逾好,深坐霜篱把露茎”以菊花作为象征,赞美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身处寒冷的霜篱之中,也能欣赏到菊花绽放的美丽,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松雪画兰
昨宵有梦落空谷,开匣氤氲香满幅。
鸥波亭畔好春光,露凝点点风扬扬。
巧从瓷斗开生面,笔阵纵横墨花灿。
天目山坳彷佛逢,至元款识寻常见。
夙闻画马殊有神,风毛雾鬣看犹新。
换手忽传林下态,多情应对管夫人。
敷荣讵肯同萧艾,嫩叶千茎绿玉碎。
小窗展对读《离骚》,可许楚臣纫作佩。
九畹幽芳静裹含,秋来摇落有谁探。
一拳瘦石根无土,珍重同时郑所南。
故刑部尚书张照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义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
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
精神贯注深,非人所可学。
三朝直内庭,受恩早且渥。
其诗喜谈禅,学苏太相去声著。
以苗疆获罪,意实别有托。
平苗事既久,复用仍迁擢。
性敏才本高,未免失行薄。
使其生前明,标榜必致错。
本朝无所施,小哉张与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