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洪穆庵守信阳用前韵》
《送洪穆庵守信阳用前韵》全文
明 / 陈一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千里芳尘骑欲飞,一麾出守皇闱

看花正爱青春好,剖竹宁论壮志非。

草树周南车下偃,风云蓟北客中违。

政成他日承宣对,应有图写瘦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承宣(chéng xuān)的意思:接受命令或任务,传达或宣布给其他人。

出守(chū shǒu)的意思:出去担任守备工作。

芳尘(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香气和美好的声誉。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皇闱(huáng wéi)的意思:指皇帝的宫闱,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或者高层权力中心。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南车(nán chē)的意思:南车意为南方的车辆,比喻人才出众或事物优秀。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图写(tú xiě)的意思: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或描述事物。

宣对(xuān duì)的意思:指以言辞宣布对方的错误或过失,批评指责对方的行为。

一麾(yī huī)的意思:一声号令、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即可使一群人齐心协力。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一麾出守(yī hūi chū shǒu)的意思:指一声令下,即刻出动守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官员赴任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即将上任官员的期许。首句“千里芳尘骑欲飞”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送行场景的壮观与热烈,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在千里芳尘中回响,预示着即将踏上远行之路的官员如同展翅欲飞的骏马,充满力量与希望。

“一麾出守别皇闱”则点明了官员即将离开京城,前往信阳任职,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官员即将远离朝廷的不舍,也暗示了其即将开始的地方官生涯。接下来,“看花正爱青春好,剖竹宁论壮志非”两句,通过“看花”与“剖竹”的比喻,既赞美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官员虽身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积极进取、实现壮志的决心。

“草树周南车下偃,风云蓟北客中违”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员上任途中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员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福。最后,“政成他日承宣对,应有民图写瘦肥”表达了对官员未来政绩的期待,以及对其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的深深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治理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更寄托了对官员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美好愿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陈一松
朝代:明

陈一松,字宗岩。海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选庶吉士。除兵部主事,迁湖广佥事,历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简山堂集》。清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七有传。
猜你喜欢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

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0)

寄禅月大师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见落霞。

(0)

蜀道易·其一

蜀道易,易于履平地。

(0)

咏虹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

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沈。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

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0)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