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鸿门(hóng mén)的意思:指陷害别人,暗中设下圈套,使其无法自拔。
庙食(miào shí)的意思:指庙宇中的供品,比喻不劳而食、靠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过日子。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失鹿(shī lù)的意思:指失去了所追求的目标或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争逐(zhēng zhú)的意思:争夺、竞争
中失(zhōng shī)的意思:指中了敌人的计谋或陷入困境而失去了自由或主动权。
- 注释
- 关中:指古中国的关内地区,这里代指政治中心。
失鹿:比喻失去权力或重要的地位。
人争逐:人们争相争夺。
一去:一旦过去,不再存在。
鸿门:指楚汉相争时项羽设宴之地,象征重大历史事件。
不可寻:无法找到或追溯。
千古:自古以来,历史悠久。
英雄:指有卓越才能和影响的人物。
死遗恨:死后留下遗憾或未竟之志。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的一种爵位。
庙食:死后在庙中享受祭祀,指享有崇高的荣誉。
何心:还有什么心情或意愿。
- 翻译
- 在关中的争夺如同失去的鹿,人们纷纷追逐,
那个曾经的鸿门宴之地,如今已无法追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淮的作品,题目为《题福祐王庙》。诗中通过对古代关中失鹿、鸿门宴等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封侯贵族后续子孙享受供奉、庙食的冷漠态度。
首句“关中失鹿人争逐”借用历史典故,指的是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相争的情景。鹿在这里比喻权力和霸业,而人们争逐则是对权力的无休止追求。
接着,“一去鸿门不可寻”则提及了刘邦在鸿门宴上与项羽的决裂,表明历史转折点一旦过去,就无法回头。这里强调的是英雄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和历史变迁的不可预测。
第三句“千古英雄死遗恨”概括了诗人的感慨:历代英雄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这些英雄的名字虽然流传千古,但他们的愿望和抱负却永远无法实现。
最后,“封侯庙食更何心”则指那些历史上的贵族子孙,他们的先祖可能是某个朝代的英雄或功臣,但在后世,尽管享有庙宇供奉和祭祀之利,却往往变得冷漠、忘记了先人的丰功伟业。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英烈的追思,以及对封建贵族子孙生活的质疑,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英雄、荣耀与遗憾深沉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