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分枝(fēn zhī)的意思:指事物分出分叉或分支的状态或过程。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派分(pài fēn)的意思:指按照一定比例或标准分配或分派。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三寸(sān cù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矮小。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字脚(zì jiǎo)的意思:指字的底部或末端,也比喻人的脚步或行动。
三寸舌(sān cùn shé)的意思:指口才极好,能言善辩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偈语,以禅宗故事为背景,寓言深刻。首句“瞿昙鼓动三寸舌”,指的是佛陀释迦牟尼以精妙的教诲打动人心,但后接“四十九年无法说”,暗示佛法虽深奥,却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强调了佛教真谛的微妙和不可言传。接着,“达磨不立一字脚”提及达摩祖师,他主张“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进一步强调禅宗注重直指人心的顿悟。
“列派分枝无处著”描述了禅宗各派繁衍发展,但没有固定的教条可以束缚,体现了禅宗的自由与灵活。最后两句“青山不锁长飞势,沧海合知来处高”运用自然景象,寓意修行者的心灵如鸟儿般自由飞翔,不受任何束缚,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和超越世俗的高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历史和修行体验为线索,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禅宗对真理追求的无尽探索和超越形式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黄预病起
似闻药病已投机,牛斗蛇妖顿觉非。
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惊逢白璧山千仞,会见黄金带十围。
只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和休文至自新安
无成底事到天涯,重见春工换柳枝。
历尽江山苦行役,归来风雨过花时。
驱驰共厌人间世,险阻时闻别后诗。
独有穷愁销未尽,一番相见一伸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