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示 法 震 头 陀 宋 /释 宗 演 头 陀 事 众 已 多 年 ,华 藏 无 衣 可 得 传 。劈 面 三 拳 仁 义 绝 ,陈 州 人 出 许 州 门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宗演的作品《示法震头陀》。诗中描述了一位名叫头陀的僧人,他在修行中服务大众已经很长时间,但似乎在物质上颇为匮乏,连华藏的衣服都无法得到。"华藏"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经典或法衣,"无衣可得传"暗示了头陀生活的清贫和修行的艰难。
接下来两句"劈面三拳仁义绝,陈州人出许州门",则描绘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头陀面对困境,尽管受到不公待遇("劈面三拳"),但他坚守仁义,没有以牙还牙,而是选择了离开("陈州人出许州门")。这体现了头陀的宽容与忍让,以及对佛法精神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在逆境中仍坚守道义的僧人形象,展现了佛教徒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清·林旭】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9867c6b04abe87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