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涵碧亭》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座隅平地是云山”,开篇即以“座隅”点明地点,暗示此处并非寻常之地,而是有着独特景致的所在。接着,“平地是云山”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错觉,将地面与远处的云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幻境感。这种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洞察力,也体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爽气无穷六月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舒适。在炎炎夏日,能够感受到“爽气”,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里的“六月寒”并非实指温度的降低,而是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宜人与超凡脱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之中,远离尘嚣。
“梦得祗知图未善,不知能画不能完”,这一句则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梦得图未善,不知能画否”,表达了对前人作品的反思与超越之意。诗人韦骧在此处暗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不仅要追求画面的完美呈现,更要深入理解并传达出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之美。这不仅是对艺术技巧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与提升。
综上所述,《涵碧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不仅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乃至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簇蚕辞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㬠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富农诗
长闻乡人语,此家胜良贾。
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
青春满桑柘,旦夕鸣机杼。
秋风一夜来,累累闻砧杵。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
自乐固穷心,天意在何处?
当门见堆子,已作桑田主。
安得四海中,尽为虞芮土。
从驾幸少林寺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