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布袋(bù dài)的意思:布袋指的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袋子,也用来比喻能装下很多东西的容器。在成语中,布袋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所能接纳的事物和情感。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打鬨(dǎ hù)的意思:指两方争斗或打斗。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几个(jǐ gè)的意思:表示数量不确定或模糊的概念,通常用于回答对数量的询问。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妙门(miào mén)的意思:指高深的学问或技能。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生业(shēng yè)的意思: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职业或工作。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业识(yè shí)的意思:指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熟悉程度。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宇宙的独到见解。
“寒山痴里放奸,布袋闹中打鬨。”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寒山代表了静寂与纯净,而“痴”字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布袋则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忙碌,“闹”字与“打鬨”描绘出人间百态。这两句诗通过寒山与布袋的对比,揭示了在看似矛盾的环境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众生业识茫茫,几个眼睛定动。”这里“众生”指的是芸芸众生,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被无尽的业力所束缚,如同茫茫大海中的浮萍,难以自主。然而,“几个眼睛定动”则暗示着在众生之中,总有一双或几双能够洞察真相、看清本质的眼睛,他们或许能从混沌中找到一丝光明。
“要知祖师妙门,毕竟不离日用。”最后一句点明了主旨,即要理解禅宗的奥秘(“祖师妙门”),并不需要脱离日常生活,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真理。禅宗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体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和智慧。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喧嚣与迷惑,去探索内心深处的真理,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和心灵的解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入城见迎
舟才汭口过,山已鹅湖出。
樯随鸦鹊兴,缆与鸥鹭夕。
青青玩鱼藻,烂烂数滩石。
经行尽吾旧,佳处悉不宅。
有身漫漂流,有志空郁积。
题诗喜将见,重子深垂忆。
吾侪信老大,触事异畴昔。
君能师友偕,我愧洒扫役。
岁月又何如,骎骎戒轻掷。
公择客于玉山簿尉之馆忽有挽为宜黄之行者公择过余谋之作诗呈公择兼简簿尉
我裾未洗闽山土,君驾柴车过茅宇。
相从仅作一夕留,冒雨冲风何自苦。
如君人才岂终滞,瑚琏要为清庙器。
宜黄玉山俱作客,近湜何殊远居易。
我贫不得为君谋,恐君远适关我忧。
作诗寄示三径蒋,并简平生顾曲周。
十二月一日使风
中宵不得休,常州已鸡鸣。
欲知五更寒,扫霜四闻声。
出门风暴起,挂席遂前征。
官河沟渎耳,汹汹若未平。
想见太湖中,白浪山岳倾。
纡直虽有殊,高枕幸不惊。
舟师尚若悔,吾身未宜轻。
既无性命忧,从使嫌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