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九》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九》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忘情润础候晴徵,种秫无田罢酒兵

老摘儿拳伸佛臂,閒抛鹤膝龙鸣

兜元卷叶轮为郭,安养堆螺顶化生

点染青蝇争一笑,仲繇夜绝楚王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养(ān yǎng)的意思:安抚、照料、养育。

楚王(chǔ wáng)的意思:指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鹤膝(hè xī)的意思:指人年老而身体依然健康、强壮。

化生(hu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下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形态或状态。

酒兵(jiǔ bīng)的意思:指以酒为武器,善于用酒来消除烦恼或解决问题的人。

卷叶(juàn yè)的意思:指事物的外形或特征像卷曲的叶子,形容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龙鸣(lóng míng)的意思:指龙吟虎啸,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声音。

青蝇(qīng yíng)的意思:指那些喜欢在别人困难或者不幸的时候加以讥讽、嘲笑或者乘虚而入的人。

染青(rǎn qīng)的意思:指染上青绿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上不好的事物。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叶轮(yè lún)的意思:指叶状的轮子,比喻事物运转的部分或机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夫之在晴朗天气中欣赏甘蔗生长的情景,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感慨。首句“忘情润础候晴徵”写出了他对甘蔗生长的关注,仿佛甘蔗的滋润能带来心灵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第二句“种秫无田罢酒兵”,表达了诗人因没有田地种植秫米(酿酒原料)而停止饮酒,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老摘儿拳伸佛臂,閒抛鹤膝放龙鸣”,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甘蔗比作佛的慈祥手臂和仙鹤的优雅姿态,展现了甘蔗的形态美和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兜元卷叶轮为郭,安养堆螺顶化生”,进一步描绘了甘蔗生长的场景,犹如城市围绕着甘蔗园,又如佛塔般的甘蔗堆叠,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滋养。

最后一句“点染青蝇争一笑,仲繇夜绝楚王缨”,以青蝇的争夺和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作结,寓意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如青蝇)在诗人眼中都不足挂齿,他更愿意从甘蔗生长中寻找乐趣,甚至达到了忘却世俗烦扰的程度,连楚王的权势都视若无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甘蔗为载体,寄寓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燕歌行·其二

会日苦少别日多,为君盛年行蹉跎。

忧来援琴聊短歌,羽声慷慨调不和。

悲风四起扬尘沙,浮云摧颓互相加。

人生奄忽若春华,谁家客游常无家。

中曲不觉泪滂沱,揽衣出户夜如何。

众星历历月低河,鸿雁嗷嗷鸣相过,欲往从之畏蔚罗。

(0)

秋胡行·其四

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如草偃风,夜虫附明。

西子虽姣,不属于盲。歌以言之,显者易为名。

(0)

和风细雨

春潭连霢霂,沙岸泊轻舟。

鸭绿苔痕静,人閒载酒游。

风帆通野望,雨气杂清流。

怀保先农事,观耕凤跸留。

(0)

仿唐人戏作

一村耕作两村耕,两处缘来一处成。

下止丰亨上土旱,南山落雨北山晴。

河流数转河流去,任性无常任性行。

万物参差须格物,一生何苦太关情。

(0)

平山堂

宛转平冈路向西,山堂遗构白云低。

帘前冬暖花仍发,檐外风高鸟乱啼。

仙仗何尝惊野梦,鸣镳偶尔过幽栖。

文章太守心偏忆,墨洒龙香壁上题。

(0)

杨川

塞柳多于荠,清川逐望平。

西风吹几日,碎叶欲成城。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