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机觉(jī jué)的意思:指人的观察力敏锐、判断力敏捷,具备快速反应和洞察力。
经事(jīng shì)的意思:指有经验、有能力处理事务的人。
匡山(kuāng shān)的意思:指纠正错误、改过自新,使人重新回到正道上来。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原自(yuán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起源于
自学(zì xué)的意思:
不是在校从师受业,主要靠自己独立学习。 毛泽东 《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谈话》:“ 高尔基 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毗卢阁观旧藏示讲经僧》。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怀与自我反思的精神。首句“十载翻经事若何”,诗人回顾了自己十年研读佛经的经历,以“若何”二字表达了对这段时光的深刻思考与反省。接着,“法门原自学维摩”一句,表明了诗人通过自学领悟佛法,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提升。
“莫邀谢客匡山社”这一句,诗人似乎在劝诫他人不要过于追求世俗的社交活动,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悟道。这里的“谢客”可能指的是谢灵运,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常与朋友游历名山大川,此处或借指世俗的社交活动。“纵有锋机觉已多”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修行的过程中,内心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悟和智慧,不再被外在的诱惑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行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佛教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成长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