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长耳(cháng ěr)的意思:指人的耳朵长出来,形容听力敏锐,能够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也比喻对事物的触觉敏感,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佳色(jiā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色彩或美好的容貌。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平头(píng tóu)的意思:指头发平整整齐,没有造型。
吴吟(wú yín)的意思:指吴地的歌咏声音,泛指悠扬的歌声。
真意(zhēn yì)的意思:真实的意思或真正的含义
- 注释
- 清浅:清澈浅显。
归:返回。
穿:穿过。
苍翠阴:浓密的绿色树林。
平头:头顶平坦。
均:遵循。
楚制:楚地的风俗习惯。
长耳:长耳朵。
吴吟:吴地的歌谣。
暮岭:傍晚的山岭。
佳色:美丽的景色。
寒泉:寒冷的泉水。
好音:悦耳的声音。
谁:谁人。
同:共享。
真意:真正的意趣。
倦鸟:疲倦的鸟儿。
幽寻:幽深的探索。
- 翻译
- 描绘出清澈的景色,穿过浓密的青翠树林。
它们头顶平平,遵循着楚地的习俗,长耳聆听吴地的歌谣。
傍晚的山岭已显现出美丽的景色,寒冷的泉水仍有悦耳的声音。
谁能共享这份宁静的意趣?疲倦的鸟儿也在寻找这样的幽深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行走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首句“出写清浅景”中,“出写”即是指从家中出来,到野外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清浅景”则是指山中的水流清澈见底的景象。
接着,“归穿苍翠阴”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夕阳西下,树木投下长长的影子,这些影子如同一片片绿色的帷幕,诗人仿佛穿梭其间。这里的“苍翠阴”形容树木郁郁葱葱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第三句“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中,“平头均楚制”可能是指古代楚地的服饰特点,即头发梳理得很平整,而“长耳嗣吴吟”则是形容鹿的长耳和其柔美的叫声。这里诗人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生灵之美。
第四句“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中,“暮岭已佳色”表达了傍晚时分,山岭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更加迷人的色彩,而“寒泉仍好音”则是说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清澈的泉水依然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诗人通过对光影和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美。
最后两句“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则表达了一种独自徜徉于山林之间,与自然界产生共鸣的心境。诗人问道,有谁能与他共享这份与大自然为伴的真挚情感?而“倦鸟亦幽寻”则形容即便是疲惫的小鸟,也在寻找隐秘的栖息之所,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从而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抚、张参、观文汪相二首·其二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
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
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
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园、缭云萦水。
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
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
对残红嫩绿,开怀笑语,且须同醉。
幔卷绸/慢卷绸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香闺宝砌。
临妆处,迤逦苔痕翠。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
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
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士特倒用韵作元日复和
觅醉无千日,浮家又一春。
閒门久罗雀,贫甑自生尘。
我欲论秦过,君须赋洛神。
穷途依二阮,遂欲老于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