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得宜(dé yí)的意思:恰当合适,得当得法。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晦迹(huì jì)的意思:形容隐藏或隐退,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偏好(piān hǎo)的意思:指对事物有所偏向或偏爱,有所喜好或取向。
台客(tái kè)的意思:台客是指台湾地区的年轻人,特指以使用台湾方言和文化特色为主要特征的年轻人。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无累(wú lěi)的意思:没有任何负担或压力,轻松自在。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 注释
- 金台客:指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秪论诗:只谈论诗歌。
残暑:残留的暑热。
野僧:山野中的僧侣。
幽栖:隐居。
道义亏:在道德上有所欠缺。
句冷:平淡的诗句。
奇:奇特。
晦迹:隐藏行踪。
累:牵累,烦恼。
莲社:佛教社团,这里指志趣相投的朋友群体。
- 翻译
- 听说这里有位金台客,我们相遇只谈诗歌为乐。
坐下来,暑气渐消,我们的诗篇让山野僧侣也知晓。
我自得于隐居的清静,却遗憾未能在道德上做到完美。
闲暇时我更爱古风,诗句平淡不追求奇特。
我选择隐藏行迹,无求名利,安于贫穷也心满意足。
朋友们始终挂念着我,期待有一天能回归莲社共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名为《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心境和对友情珍视的诗句。
首句“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表明诗人与朋友之间通过讨论诗歌来增进了解和友谊,金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秪则是一种亲密交往的方式。接着,“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描绘了一个夏日晚风中坐在凉爽之处,与朋友一起吟诵诗歌,共同感受自然之美。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满足,但同时也感到在遵循道德方面有所不足。接着,“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则展现出诗人追求古典风格,不追求新奇的文学态度。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表达了诗人对淡泊明志、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最后,“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则是对朋友间的情谊和未来再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高洁情操,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竹
使君拥千骑,蹋雪向长安。
雪中芳草尽零落,赠此青锦金琅玕。
江南邱墟绕江水,中有琅玕拂云起。
应龙夜穿崖石裂,江妃朝游春雨歇。
风梳露洗助婵娟,沙崩水溅映潺湲。
坐看綵笔题苔藓,想见翠葆摇风烟。
只今四海歌太平,甘露昼降黄河清。
愿言植此玉墀侧,会听丹山凤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