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奉常(fèng cháng)的意思:恭敬地服从并遵守常规或规定。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海头(hǎi tóu)的意思:指海洋的尽头,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最后的边界。
匡时(kuāng shí)的意思:纠正时弊,挽救时局。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寄郑彦博》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开篇即以“礼帙”、“奉常”、“濯缨”、“沧浪”等词,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风范,同时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礼帙”象征着学问与礼仪,“奉常”则指向官职与责任,而“濯缨”与“沧浪”则寓意着对清高品格的追求与回归自然的愿望。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绘。
颔联“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在匡正时弊的道路上有所犹豫或不自信,但面对人生的归宿——故乡,却无从选择。这里,“匡时”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惭长□”则可能是对自身能力或行为的自我反思,“抚事”则是对现实的感慨,“归故乡”则寄托了对心灵家园的向往。这一联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颈联“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雨中的海钓,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机已息”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放下;“云根谷口”则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鬓俱苍”则以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联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尾联“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以假设的方式,设想了朋友来访的情景。如果有人询问诗人的未来打算,他将用新的诗歌来回应,充满着对未来创作的期待与自信。这一联诗,既是对友情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情感真挚的抒情诗,值得细细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管历院用乔子迁韵
北沙一勺浅沙泉,三日弯跧厌客船。
指似殿楼知有寺,经行陂泊见多田。
清泉方斛快新浴,草屦葛衣便晚天。
阅遍题名重惆怅,越州何许但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