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二门(èr mén)的意思:指两个门,比喻两个选择或两种可能性。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懵懂(měng dǒng)的意思:形容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楚或者对知识的了解不深。
普贤(pǔ xián)的意思:广泛善良,普遍善行
饶舌(ráo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善于说话。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吐吞(tǔ tūn)的意思:吞吐不定、犹豫不决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嘱付(zhǔ fù)的意思:托付、委托、交代
不二门(bù èr mén)的意思:指无可比拟、独一无二的门道或技艺。
- 翻译
- 懵懂的维摩诘并不执着于任何门派,
他对后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给子孙。
- 注释
- 懵懂:形容对事物不清楚或不明白。
维摩:佛教人物,维摩诘居士。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不执着于任何一边,达到中道的境界。
略无:完全没有。
遗嘱:临终前的吩咐或交代。
匪:非,不是。
刚饶舌:过分多话,这里形容普贤不会轻易多言。
此事:指维摩诘的遗愿之事。
更吐吞:不再隐瞒,直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中的一联。诗人以维摩诘的形象开篇,描述维摩诘智慧深沉,对于佛法的领悟已经达到了不二法门的境地,即对佛法有深刻独到的理解,无需多言。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遗言给后人,暗示了佛法的精髓在于个人的体悟和实践,而非言语传授。
接着,诗人通过假设如果普贤菩萨不是那么沉默寡言,可能会有所表达,但这里强调的是维摩的沉默恰好体现了佛法的微妙之处,即真正的领悟是内在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辞来阐述或解释。"此事如何更吐吞"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表明真正的佛法奥秘在于无声的领悟,而非口头上的滔滔不绝。
总的来说,这句诗赞扬了维摩和普贤的智慧内敛,强调了佛教修行中的默会心领,以及言传不如身教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七
吾佛舒广长舌相,不即此座亦不离。
尔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
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
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
一一针孔一世界,一一花叶一如来。
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
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
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
譬如随色摩尼珠,是被光明亦如是。
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