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令汉杨震,名逐左原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德风(dé fēng)的意思:指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操守。
风规(fēng guī)的意思:指社会风气和规范。
家道(jiā dào)的意思:指家庭的兴旺和繁荣。
句法(jù fǎ)的意思:指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旅馆(lǚ guǎn)的意思:旅馆指的是为旅行者提供住宿的地方。在成语中,旅馆常常用于比喻世事变幻、人生无常。
山邑(shān yì)的意思:山邑是指山区的城市或城镇,也用来形容偏远、贫困的地方。
省郎(shěng l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懂事守法的青年男子。
诗流(shī liú)的意思:指诗歌的流畅和韵律。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祖德(zǔ dé)的意思:指祖先的德行和品德。
- 翻译
- 祖先的德行和规矩仍然接近,诗歌的流派和句法超越常规。
他在地方政务上已经做得很多,却很少被京城官员邀请。
身处旅馆,内心寂静,家族的传统还未消减。
他长久地激励着汉代的杨震,使他的名声追赶着左原的典范。
- 注释
- 祖德:祖先的品德。
风规:家风和规范。
句法: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
超:超过。
山邑:指地方城市。
政:政务。
省郎:京城官员。
招:邀请。
旅馆:旅居之处。
寂:寂静。
传家道:家族传统。
消:减少。
汉杨震:汉代官员杨震,以清廉著称。
名逐:名声追随。
左原标:左原的典范,可能指廉洁的榜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所作,名为《王通判挽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哀悼逝者、追念功德的诗歌。在这短小的五言绝句中,叶适通过对故人王通生前政绩和文学成就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亡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祖德风规近”,用来赞美王通的德行和法度近乎古圣先贤,这里“祖”字可能暗示王通继承了古代圣哲的教诲。紧接着,“诗流句法超”,则称颂其文学造诣,诗歌流畅且句式高超。
中间两句“已多山邑政,恰少省郎招”表明王通在世时,其治理之能已经遍及许多山城,而他的清廉形象则是难得的。这里,“省郎”可能指的是地方官吏,王通作为清官,其品行在当时就如同“标杆”,令人景仰。
最后两句,“旅馆身俱寂,传家道未消”中,“旅馆身俱寂”,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思,而“传家道未消”则表明王通的教诲和精神遗产依旧流传不息。
结尾处,“长令汉杨震,名逐左原标”中,“长令”可能是指王通生前所担任的官职或其它某种长期的影响力,而“汉杨震”则可能是与王通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文学形象。最后,“名逐左原标”,意味着王通的名字和声誉随着时间流逝而日益显赫,犹如古人所立之碑石,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叶适作为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品德与文学双丰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