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别 祝 隐 士 宋 /张 咏 龙 钟 尘 满 衣 ,特 特 叩 柴 扉 。暂 慰 经 年 别 ,人 惊 千 里 归 。山 川 秋 末 后 ,风 雪 雁 来 稀 。莫 便 长 休 去 ,明 时 待 发 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长休(cháng xiū)的意思:长时间的休息或休假
发挥(fā huī)的意思:发挥指的是充分发挥潜力、才能或优势,使其达到最大效果。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末后(mò hòu)的意思:最后,末尾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末(qiū mò)的意思:指秋季即将结束的时候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特特(tè tè)的意思:形容非常明显或突出。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 翻译
- 我一身落满灰尘,敲响简陋的木门。
短暂地安慰长久的离别,人们惊讶我千里迢迢归来。
秋天已接近尾声,山川间风雪渐多,大雁也稀少。
不要就此永远离开,明君在位,期待你的才华得以施展。
- 注释
- 龙钟:形容人衰老疲惫。
尘满衣:衣物上积满尘土。
特特:特意,专门。
柴扉:简陋的木门。
暂慰:暂时的安慰。
经年别:长期分别。
千里归:远道而归。
山川秋末后:秋季将尽的时候。
风雪雁来稀:风雪交加,大雁南飞减少。
莫便:不要就。
长休去:长久离开。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发挥:施展才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咏的作品《送别祝隐士》,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离别时的惆怅和期许。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
首句“龙钟尘满衣”,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了隐士在山林间生活的清贫与简朴。龙钟指的是隐士所居之地,而尘满衣则是时间长久的暗示,表明隐士已经在此定居多时。
“特特叩柴扉”一句,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示了来访者寻找隐士的景象。特特之声传达出一种急切而又小心翼翼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尊重和向往。
“暂慰经年别”表明这次相聚是为了减轻多年的离别之苦,而“人惊千里归”则表现了人们对于隐士选择的惊讶,以及他们对隐士不凡选择的敬仰。这里的人,很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和他有相同情感的人。
接下来的“山川秋末后,风雪雁来稀”,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自然景象,其中包含了时间的流逝(山川秋末)与环境的荒凉(风雪雁来稀)。这既是对外界变化的描述,也暗示了人生易老和时光飞逝的哲理。
最后,“莫便长休去,明时待发挥”则是一种劝慰和期许。诗人似乎在鼓励隐士不要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未来某个时刻能再次展现才华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玲珑玉
无恙危阑,染秋色、一夕谁知。
林疏日薄,作寒那更天涯。
恼乱丹枫醉舞,甚婵娟青女,犹斗华姿。悽其。
亏荒城,侵晓角吹。
漫惜何郎鬓绿,念江山金粉,一例成悲。
懒具鹴裘,向东篱、且看寒枝。
葭苍伊人何处,便咽尽、孤琴促节,雅操贻谁。
锦书滞,怅南楼,惊雁过迟。
过秦楼.后溪连雨新渌平桥一楼卧临城西陂船舫皆从几案间过晚霁见月水光花影澹然空寒有怀丁酉秋石壁山望湖台夜游流连光景动踰岁时属景不自知其词之凄异也
过雨檐花,透风窗竹,露点翠梧金井。
林梢小阁,曲枕溪流,静绿荡胸千顷。
帘捲夜近,银河秋浸天阶,水明星静。
欠追凉绮袖,一枝横玉,满身云影。
回忆处、月气湖烟,空台摇落,上下卧临清镜。
淩波弱步,湿雾香鬟,梦断数峰青回。
年事如今暗惊,燕草天荒,吴枫江冷。
但孤云远水,愁入离痕泪枕。
送人复往辽东
镇东将军度辽水,健儿悉发良家子。
旌旆连屯四十营,蓁莽芟除五千里。
城门大开高枕眠,敌人不敢来窥边。
白盐堆雪旋煮海,绿麦翻云新种田。
去时军田秪有马,只今牛羊遍原野。
旧说冰霜苦早寒,只今天气如中夏。
子从去年辽东来,令严不敢久徘徊。
锦袍重重厚装束,楼船嗷嘈天际开。
临行莫作刺刺语,男儿功名须自取。
诏书早晚征高丽,手击苏文献圣主。
一枝春
浅碧栏杆,拂垂杨、几点朝来疏雨。
春痕乍染,不是向时深处。
笼烟低袅,倩谁替、个侬凄楚。
有画阁、双燕呢喃,似诉隔年离绪。楼头漫垂帘幕。
怕婵娟、静夜归来无主。琼台试暖,镜里待添眉妩。
天涯恁远,空回首断霞千缕。
人瘦也、休报春归,预愁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