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率师进剿番酋忠诚奋发志期殄寇执奏再三朕揆势度理以允降班师休兵息民为经国远计彼丐奴未灭何以家为者乃票姚贰师辈武人锐往立功之概大学士辅弼元臣抒诚赞化名耀旂常正不必与兜鍪阃帅争汗马一日之绩诗以示之》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调说(diào shuō)的意思:指根据情况或需要,调整说话的方式或措辞。
贰师(èr shī)的意思:指在指挥、管理等方面出现失误或疏忽,导致事情出错或失败。
广益(guǎng yì)的意思:指对人民或社会有广泛的益处,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和众(hé zhòng)的意思: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佳兵(jiā bīng)的意思:指出色的军队或优秀的将领。
劳民(láo mín)的意思:指对民众过度榨取劳力或给民众带来过多的劳动负担。
三面(sān m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个方面或角度。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远劳(yuǎn láo)的意思:指为了追求某个目标而付出辛勤努力和远离家乡的劳动。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的意思:集思广益意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好处。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大学士忠勇公傅恒的赞颂。傅恒率领军队征讨番酋,展现了忠诚与奋发的决心,期望彻底消灭敌人。乾隆帝在诗中强调了国家长远的考虑,认为应当以安抚和解为主,避免过度的军事行动给百姓带来负担。他指出,虽然武将追求立功,但作为辅弼大臣,傅恒应当以国家大局为重,不与前线将领争夺一时的战功。诗中表达了对傅恒既能英勇作战又能深谋远虑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乾隆帝对于国家治理的高瞻远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