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山庵》
《题山庵》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草色青。

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ān
sòng / wángyáng

táohuāyīnghuāhónglíngsāngqiánqiánhuàqīng

chāngtiáomàimàinuǎnyāngāorǎnghuīhuīhánshít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膏壤(gāo rǎng)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的地方,也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红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战场上鲜血直流,流血成河。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暖烟(nuǎn yān)的意思:指温暖的烟雾,比喻温馨、和谐的氛围或一种温暖的情感。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樱花(yīng huā)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时光。

注释
桃花:盛开的桃花。
樱花:绽放的樱花。
红雨:像雨一样掉落的红色花瓣。
零:飘落。
桑钱:桑叶形状像古代的钱币。
榆钱:榆树叶子形似铜钱。
草色:草地的颜色。
青:青翠。
昌条:茂盛的树枝。
脉脉:形容枝条柔美而含情。
暖烟:温暖的炊烟。
路:道路。
膏壤:肥沃的土地。
辉辉:明亮的样子。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
汀:水边平地。
翻译
桃花和樱花盛开如雨,落英缤纷。
桑叶和榆叶翠绿如钱,草地一片青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草色青”两句,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展示了春日里花开满径与嫩绿的生机。在这里,桃花和樱花象征着生命力与美丽,而“红雨”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春天花瓣纷飞之景象。紧接着,“桑钱榆钱草色青”一句,通过对比树木的嫩叶(桑钱、榆钱)和地面上的绿意,强调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中生机勃勃的特点。

下两句“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则转而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田园生活。其中,“昌条脉脉暖烟路”一句,通过对道路上升腾的细小炊烟来传达春日里农家炊烟袅袅、气氛宁静的情景。而“膏壤辉辉寒食汀”,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露水未干的地面反射着微弱的阳光,显现出一种冷清而又生动的早晨场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挽时佥判·其二

灵辰不留兮,挽者徘徊。

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训之不回。

以直道事人兮,任当路之疑猜。

坎壈一官兮,穷达何有于我哉。

灵辰不留兮,启社塘之夜台。

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

(0)

早梅有感

新阳来复未十日,窗外梅花已狼籍。

晴光烘过冰雪融,微风不动暗香密。

急呼清樽相尉藉,无数落英坠巾帙。

儿童但喜花开早,太早翻令我心慄。

今年寒色苦未老,户穴不固泄万蛰。

造化不翕何以张,不然生道几于息。

明言岁事未足言,深忧南气日驰北。

谁道东君庾岭来,煮酒银瓶荐嘉实。

(0)

题承庵二首·其一

十年足不到承庵,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连。

(0)

挽汪约叟·其二

忆昔先君子,金兰气味投。

中间有生死,一别几春秋。

晓漏传幽梦,英魂觅旧游。

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

(0)

和前人韵·其一

屡作家书欲寄人,姓名愁堕软红尘。

眼边忽见伤春句,屈指别来犹是春。

(0)

题北固亭

杜老当年识恨遗,与天争汉死奚疑。

伏羱犹忆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时。

往事竟随东逝水,新题全是北来诗。

如今多景楼头酒,免得诸公赋黍离。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