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
《一剪梅》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一丸微月黄昏。卷定帘痕。划定炉痕。

春归谁与试温存。春瘦三分。人瘦三分。

柳花桃叶纷纷。掩了重门。阁了芳樽

安排怊怅倚罗屏。红字消魂香字招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怊怅(chāo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郁闷、烦恼或失落。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划定(huà dìng)的意思:确定边界或范围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柳花(liǔ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温存(wēn cún)的意思:温柔地对待,关怀备至。

香字(xiāng zì)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消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景或音乐等美好事物使人心醉神迷。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鉴赏

这首《一剪梅》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凄美画面。

首句“一丸微月破黄昏”,以“一丸微月”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初升时的朦胧景象,与“破黄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卷定帘痕。划定炉痕。”通过描写窗帘和炉子上的痕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感。

“春归谁与试温存。春瘦三分。人瘦三分。”这几句将春意的消逝与人的离别情感巧妙结合,春日的瘦弱与人的消瘦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柳花桃叶正纷纷。掩了重门。阁了芳樽。”柳花飘落,桃叶纷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场景。紧闭的门户和搁置的酒杯,更加强化了这种离别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安排怊怅倚罗屏。红字消魂。香字招魂。”通过“倚罗屏”的动作和“红字消魂。香字招魂”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后内心的惆怅与思念,红字与香字的使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

整体而言,《一剪梅》通过对春日黄昏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四者吟

目时然后视,耳时然后听。

口时然后言,身时然后行。

前不见厚禄,后不见重兵。

惟其义所在,安知利与名。

(0)

演绎吟·其二

何者是真金,真金入骨沈。

饱曾经煅鍊,足得不沈吟。

到手何须眼,行身敢放心。

放心然后乐,天下有知音。

(0)

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其一

等候人间七十年,便如平子赋归田。

知时所得诚多矣,养志其谁曰不然。

况有林泉情悦乐,却无官守事拘牵。

小车近日曾驰谒,正值夫君春昼眠。

(0)

依韵和田大卿见赠

日日步家园,清风不著钱。

城中得野景,竹下弄飞泉。

自愿无嗟若,何妨养浩然。

却惭天下士,语道未忘筌。

(0)

闲行吟·其二

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

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

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

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

(0)

观三国吟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

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狼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

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