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江(běi jiāng)的意思:北江是指北方的江河,比喻人的胸怀宽广,气度不凡。
波动(bō dòng)的意思:
[释义]
(1) (动)起伏不定;不稳定。
(2) (动)波
(3) (动)。
[构成]
偏正式:波〔动
[例句]
情绪波动。(作谓语)引起一阵波动。(作宾语)波动的水面。(作定语)
[反义]
稳定垂钩(chuí gōu)的意思:指垂下的鱼钩,比喻诱人的东西或事物。
捣药(dǎo yào)的意思:指胡乱瞎搅和,不按常理出牌,没有章法。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水方(shuǐ fāng)的意思:指水的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移岸(yí àn)的意思:改变立场或态度,转变观念
- 注释
- 南亩:农田。
务:耕作。
拔:疏通。
北江:长江。
涪水:河流名。
浔阳:地名。
捣药:制药或炼丹。
乍:忽然。
垂钩:垂钓。
疏:稀疏。
历:经历。
亿秋:亿万年。
- 翻译
- 不再侵犯农田,已经疏通了长江的水流。
涪水的河岸刚刚移动,浔阳已有船只到达。
深潭清澈适合初捣药草,水面波动引来垂钓的兴致。
山峦相隔仅三里,由此可知历经亿万年沧桑。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诗歌,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不同现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开篇即展示了一幅南北差异的画面。南方的田亩还未受到侵袭,而北方的江水已经被开掘。这里“不侵”与“已拔”的对比,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同,也象征着人文活动的区别。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涪水,即今四川省的涪江,因开凿而改变河道,岸线随之移动。这一变化为浔阳城带来了新的交通便利。这里强调了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潭澄指的是水流平静,一开始用来捣碎草本植物以制药物。这一过程中,“波动”表明水面已经不再平静,而是有了涟漪。同时,“乍垂钩”则描绘了一种捕鱼的画面,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这里作者通过对山势开阔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长河的认识。从“疏三里”到“历亿秋”,时间尺度的扩大,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作者以涪江为背景,将南北差异、水土变迁以及人类活动与时间流逝的关系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有具体地理基础,又蕴含深邃诗意的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吟
天地何太郁,永日毒人肠。
予怀良不恶,潇洒顺时芳。
好鸟鸣深枝,茂林延疏光。
薰风来平陆,杳然虚怀凉。
静里乾坤胜,壶中日月长。
卧龙终寂寞,跃马空腾骧。
流连风景换,淹泊获吾常。
世路今炎热,故山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