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黄道(huáng dào)的意思: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也比喻事物的常规或固定的轨迹。
积微(jī wēi)的意思:指微小的积累或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指微不可察的变化。
近识(jìn shí)的意思:指对近在眼前的事物和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路出(lù chū)的意思: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获得成功或解决问题。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少微(shǎo wēi)的意思:微小到极点,极少量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土番(tǔ fān)的意思:指外地人、土著人。多用来形容对某地不熟悉的人。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遥瞻(yáo zhān)的意思:遥远地凝视,远望。
夷狄(yí d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以外的民族,也泛指外族或野蛮人。
一统(yī tǒng)的意思:统一、统治全国或某个地区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黄道日(huáng dào rì)的意思:黄道日指的是农历中的黄道吉日,即吉利的日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统一的主题,充满了宏大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首联“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开篇即展现出征伐远征的壮阔景象,从榆关出发,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将诏书送达遥远的土番城。这里不仅体现了军事行动的艰难与漫长,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与控制。
颔联“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进一步强调了明朝对边疆民族的恩泽与统一的决心。通过“九重雨露”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朝廷的恩惠如雨露般普降于边疆,使夷狄之地得以教化,最终归顺大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颈联“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间近识少微星”则以天象为喻,象征着边疆地区在朝廷的照耀下,如同黄道日一般明亮,人们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不再迷失方向。这既是对边疆治理成效的肯定,也是对边疆人民觉醒与进步的期待。
尾联“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汗青”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功绩的态度。他并不追求名垂青史的荣耀,而是希望自己的微小贡献能像阳光一样照亮历史的长河,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实际贡献的价值观。这种精神境界,正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治理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对边疆民族的恩泽与统一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功绩的淡泊态度和对历史贡献的重视,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