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灯可近,欲睡漏初长。
蛩响频催织,萤飞烁有光。
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
这首宋朝诗人俞桂的《秋夜》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愁思。首句“秋夜多愁思”直接点出诗人的情绪基调,透露出在清凉的秋夜中,思绪纷飞。接下来,“虚堂风露凉”进一步渲染环境,空旷的厅堂里,清风带着寒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观书灯可近”写诗人借读书来排遣愁绪,灯光微弱却足以照亮书页,暗示着深夜的孤独和思考。而“欲睡漏初长”则通过滴漏声的延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
“蛩响频催织”一句,以纺织娘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转,同时也暗含着对岁月易逝的感慨。萤火虫“飞烁有光”,在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动,但又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最后,“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描绘了窗外细雨飘落,带来稻花的清香,这既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一种寄托,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秋夜的凄清,又有淡淡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各种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的深深感叹。
燕山八月天气寒,北风卷地百草乾。
送君南浦心翻覆,玉壶醉倒葡萄绿。
酒阑日暮车遥遥,马蹄踯蹢嘶且骄。
君才本是天闲骥,胡为飞挽千里万里空招摇。
我闻古人敬其职,寅奔内外无时息。
英豪直欲追前修,肯与今人较劳逸。
君不见刘士安,排山干海忘寝餐,神输鞭算天下难。
国赋不匮民亦宽,至今耿耿人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