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阙(dān quē)的意思:丹阙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红色的宝阙,比喻美好的宫殿或建筑物。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款塞(kuǎn sāi)的意思:形容货物堆积如山,无法出售或使用。
连属(lián shǔ)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个与另一个密切相关。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纳降(nà xiáng)的意思:接受投降,接纳归降。
亲临(qīn lín)的意思:亲自到场或亲自经历某事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黠羌(xiá qiā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善于算计和诡计。
荧煌(yí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
- 鉴赏
这首宫词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亲临丹阙,迎接黠羌首领归顺的情景。
首句“红旗连属晓荧煌”,以“红旗”作为视觉焦点,早晨的阳光下,旗帜闪耀着光芒,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辉煌的氛围。红旗的连续排列,不仅展现了军队的规模和气势,也暗示了皇帝对此次迎降仪式的重视。
次句“万马嘶风去路长”,通过“万马”和“嘶风”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迎降场面的宏大与紧张。马匹的嘶鸣声在风中回荡,仿佛预示着这场仪式的庄重与不凡。同时,“去路长”三字则暗示了迎接路程的遥远,强化了整个事件的规模感。
后两句“知是黠羌来款塞,亲临丹阙纳降王”,揭示了此次迎降的真正意义。通过“黠羌”这一称谓,既体现了对敌方的警惕与尊重,也暗含了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皇帝亲自莅临丹阙,接见归降的首领,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君主的权威,更体现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宫词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中的宏大叙事与深沉意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和平与统一的深切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久雨述怀
闪闪夜多电,曀曀朝复风。
大梁六月雨,日夜声淙淙。
阴阳有纵闭,天人相感通。
因思黄河决,昔者原武东。
长堤蚁穴坏,尚足婴其冲。
遂令耕桑地,涛澜涨舂容。
去年夏不雨,祷祠走府公。
谁能罪真宰,我欲鞭丰隆。
得非伤稼穑,曾莫宽租庸。
今年雨不止,将无河决同。
徒闻万姓号,未睹百谷丰。
天心宁匪仁,帝德岂不洪。
庶乎形气和,荡彼氛祲空。
腐儒谬食禄,治生在归农。
燮调闇大体,忧愤诚小忠。
况垂齿发暮,敢睹班资崇。
三叹咏君作,载歌激予衷。
题梦彩堂大理推官冯思齐氏自为监察御史时扁其堂曰梦彩洪武廿一年岁次戊辰冬予过大理思齐以卷征诗
身上彩衣今夜梦,囊中绣线旧时缝。
两眼忽迷云五色,八翼直飞天九重。
袖翻蝴蝶春阶舞,盘斫鲤鱼朝馔供。
百年此乐人间少,睡起倒裳听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