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情感细腻的画面。首句“但无言语镇相看”,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开始,暗示了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却因某种原因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只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接着,“自起更衣怯嫩寒”一句,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起身穿衣抵御初春的微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同时也暗喻了内心的孤独和敏感。
“忆得王孙归较晚,笼花薄月夜阑珊”则将思绪拉回往昔,提到了“王孙”这一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贵族子弟的称谓,暗示了诗中人物可能与某位尊贵之人的关系。归家较晚的情景,与窗外笼花(可能是花影或灯火)与薄月(淡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略带忧郁的夜景图。夜阑珊,意味着夜深人静,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淀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孤独的感伤,情感层次丰富,语言含蓄而富有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禽
鹊噪令公喜,鸦噪令公怒。
福兮挽不来,祸兮推不去。
咄哉之二虫,于尔竟何与。
茅檐新雨晴,鹊声哢圆嗉。
主人颜色和,甘谀终不悟。
祸常十八九,鸦故告之故。
城头尾毕逋,唾者满行路。
佞鹊不我忤,忠鸦不我误。
试尝问主人,无乃乖好恶。
呜呼平生所闻唐太宗,切齿不平田舍翁。
昨朝坟上土花堕,断碑零落悲秋风。
买菊栽
新绿丛丛手自培,东篱准拟白衣来。
荷锄政欠半畦雨,抱瓮空遗满径苔。
说与园丁重九近,毋烦老子再三催。
径须寻觅谁家有,带土移将一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