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筹防忘畛域,赖公犹得齿依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公忠(gōng zhōng)的意思:公正忠诚,忠心耿耿。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来苏(lái sū)的意思: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磨盾(mó dùn)的意思:指通过不断摩擦磨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使自己变得坚强、勇敢。
苏何(sū hé)的意思:指人们对于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惋惜,并且希望能够重新来过的心情。
替人(tì rén)的意思:代替他人承担责任或行动。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遐迩(xiá ěr)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易地(yì dì)的意思:指位置、环境等发生变化,人或事物发生转移或调换。
义愤(yì fèn)的意思:义愤指因为对不公正、不道义的事情感到愤怒和愤慨。
尹公(yǐn g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地位高、才华出众的人。
畛域(zhěn yù)的意思:指界限、范围。
枕戈(zhěn gē)的意思:枕着戈,指着戈枕头而睡,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或备战状态。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怀靳大令(其二)》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靳大令的深切怀念与高度评价。
首联“艰难磨盾枕戈身,谁意铜章有替人”描绘了靳大令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岗位,以身许国的形象。这里的“磨盾”和“枕戈”都是古代将士备战的象征,“铜章”则指官印,暗示靳大令曾为一方之主,却在关键时刻被替换,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人事变动的意外与惋惜。
颔联“易地自然福君子,来苏何以慰吾民”转而探讨了人事更迭对君子与民众的影响。诗人认为,虽然靳大令被调任,但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或许是一种福泽,同时,这种变动也能够安抚民心,带来安宁,体现了诗人对靳大令能力的认可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切。
颈联“同仇义愤无遐迩,令尹公忠孰旧新”进一步赞扬了靳大令的忠诚与正义感。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任何挑战,他都能秉持公心,不改初衷。这里“令尹”是对靳大令的尊称,而“公忠”则直接点明了他的高尚品质。
尾联“但使筹防忘畛域,赖公犹得齿依唇”表达了诗人对靳大令的期待与敬仰。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智慧与力量,即使不在原职,也能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众人尊敬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靳大令个人品质与功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忠诚、正义与贤能之士的普遍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杜安行东上
忆初谋食广汉城,同时偶得三益友。
心将金石许平生,但笑纷纷翻覆手。
人言兄弟性稍异,朝暮追随秪诗酒。
而今星散各参辰,空馀孤月照窗牖。
少城咫尺有张侯,素书频得问安否。
蒲节三月不厮见,梦绕锦屏山下走。
更怜吾子别经年,幽怀郁郁无由剖。
况兹来书又东去,万里严风吹马首。
朝廷多事正求言,自负应云舌在口。
力陈时策瘳邦国,肯与寒儒较先后。
男儿立志岂寻常,要使高名齐北斗。
一科一第奚足道,富贵浮云非我有。
史德修挽词
世道交相丧,古风邈悠悠。
真纯化浮伪,士俗日以偷。
公生寂寥后,慨然跋前修。
奥学穷根柢,高文谢雕锼。
壮岁拾科目,回翔四十秋。
孝弟可移官,所至人歌讴。
处巳务恬退,驰骛吾所羞。
临民本慈惠,击搏吾所咻。
俯仰无愧怍,言行何悔尤。
邦符与使节,异乎人之求。
可怜贪残子,快意乏远谋。
报应捷影响,坐致无边愁。
傥如西方说,宁逭铁围囚。
不知公英灵,久矣清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