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下邳山,开篷延一见。
船进山亦来,默若对酬献。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酬献(chóu xiàn)的意思:酬报别人的恩情,回报别人的贡献。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嗟羡(jiē xiàn)的意思:对别人的好事或优点感到羡慕和叹服。
局蹙(jú cù)的意思:指困境或局势窘迫,无法摆脱的局面。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老气(lǎo qì)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服饰装扮过于古板、陈旧,不符合时代潮流。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墙面(qiáng miàn)的意思:指墙壁的表面或外观。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遒健(qiú j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体健壮、强壮。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作游(zuò yó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游玩或旅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匏翁的老人从江南而来,乘船经过淮河,途中偶遇下邳山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匏翁江南来,清风远相饯”,以清风迎接匏翁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不见江南山,局蹙叹墙面”两句,表达了匏翁在旅途中对江南山水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处境的些许不满。
“过淮三百里,无地作游衍”描述了匏翁乘船穿越淮河,却找不到可以游玩的地方,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然而,当“忽逢下邳山,开篷延一见”时,情境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匏翁在船舱中打开窗户,得以一睹下邳山的风采,心情为之大振。
接下来的“船进山亦来,默若对酬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与船的关系描绘得既和谐又有趣,仿佛山与船在无声中进行了一场交流。匏翁被这种景象所触动,于是“欣然起题诗,老气何遒健”,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其文笔老练,气势雄健。
最后,“至今开卷看,令人久嗟羡”两句,表明这首诗至今仍能激发人们的赞叹与羡慕之情,不仅因为它的内容,更因为它所蕴含的情感与艺术价值。而“此翁风韵高,岂谐时俗愿”则点明了匏翁的独特气质与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风景诗,更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匏翁在旅途中与自然相遇的瞬间,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变化,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寒谷望春如望赦,雨雨风风恶相嚇。
床头败絮未尝温,石上瘦花浑欲谢。
三时尽辨禽鸟鸣,合涧助为风水声。
白水田头漫无路,老稚种麦已青青。
朝晴独见扶犁叟,人生合作无犁耦。
不须识字只耕田,酒杯也到扶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