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佛灯:指寺庙或佛堂中的灯火,象征着宁静和信仰。
饥鼠:形容在贫困或战乱中寻找食物的小动物。
山雨:自然界的降雨,可能暗示环境变化或情绪的波动。
修竹:高雅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君子品格或清幽的环境。
鸣:发出声音。
旧诗句:可能是诗人回忆起的古人的诗句,带有怀旧情感。
此时情:诗人当下的心境或感受。
- 翻译
- 佛灯渐渐暗淡,饥饿的老鼠开始出来觅食,
山间的雨突然落下,修长的竹子发出沙沙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开篇“佛灯渐暗饥鼠出”一句,设定了一个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佛灯,即庙宇中供奉佛像的灯火,这里所谓“渐暗”,则是指夜色已深,灯光也随之减弱。此时,一只饥饿的老鼠悄然出现,似乎在寻找食物,营造出一种清贫与寂寞。
紧接着,“山雨忽来修竹鸣”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增添了诗中的意境。山雨来临,常带有突然和猛烈之感,而“修竹鸣”,则是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的清脆声音。这两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天人交响的景象。
第三句“知是何人旧诗句”表明诗人对前人的诗句有所了解和感悟。这里的“旧诗句”,指的是诗人之前读过或记住的一些诗句,这些诗句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一句“我此时情”,则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它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前人作品的共鸣,也可视作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旧诗句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诗,它不仅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舌吟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左掖梨花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