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必称米芾,诗当属许浑。
徐看沾沃野,所乐固斯存。
此诗《绘雨精舍》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在春日里画家在画室中创作的情景,以及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绘雨偶题轩,春来屡沐恩”,开篇点明地点和时节,画家在雨后的画室中创作,春天的雨水仿佛是上天的恩赐,为创作提供了灵感。接下来,“春来屡沐恩”一句,既指春雨的滋润,也暗含了艺术创作需要不断汲取生活与自然的滋养之意。
“果然叶佳兆,那可忘名言。”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艺术作品中自然元素的赞美,认为它们预示着吉祥,不可轻易忘记那些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至理名言。
“画必称米芾,诗当属许浑。”这里提到两位古代艺术家——米芾和许浑,前者以山水画著称,后者以写景诗闻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绘画与诗歌在表达自然美方面的独特价值和相互关联。
“徐看沾沃野,所乐固斯存。”最后两句转而描写画家在画布上细致描绘田野景象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乐趣。这里的“徐看”体现了画家对作品的精心观察与思考,而“沃野”则象征着丰饶的土地,寓意着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艺术与自然之美,以及艺术家在其中所体验到的独特乐趣和精神满足。弘历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艺术创作的意境与哲理巧妙融合,展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
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
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
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
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
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
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
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
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
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
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
不将妩媚猎时名,更树风声招物忌。
践扬中外垂廿年,空囊羸马意萧然。
昂藏不受世人识,肮脏徒为知己怜。
知己怜君君不恨,浙水东西有公论。
但须俯仰面无惭,未怕伶俜身独困。
平生颇厌乞墦徒,昏夜哀怜正堪悯。
若教游宦损初心,相去中间不能寸。
此志悠悠我独知,青山不负当年期。
幽谷云深每独往,琅琊月出咏归迟。
醉翁亭下泉堪酿,君去归兮我惆怅。
四时朝暮古人情,同负幽怀不同赏。
《送于器之廉宪还滁》【明·文徵明】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不将妩媚猎时名,更树风声招物忌。践扬中外垂廿年,空囊羸马意萧然。昂藏不受世人识,肮脏徒为知己怜。知己怜君君不恨,浙水东西有公论。但须俯仰面无惭,未怕伶俜身独困。平生颇厌乞墦徒,昏夜哀怜正堪悯。若教游宦损初心,相去中间不能寸。此志悠悠我独知,青山不负当年期。幽谷云深每独往,琅琊月出咏归迟。醉翁亭下泉堪酿,君去归兮我惆怅。四时朝暮古人情,同负幽怀不同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7c6a24aaa82061.html
使君策士南畿日,曾把文章谒后尘。
今古成名真有命,江湖知己负斯人。
一经已浃钱塘化,五马还行剑阁春。
回首吴山应入梦,野云枫叶渺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