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帆不橹自能行,但听双轮发水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坐轮船前往南京参加考试时的独特体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细节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速度感。
首句“不帆不橹自能行”,巧妙地运用了否定词“不”,强调了轮船无需传统的人力驱动,而是依靠机械力量自行航行,体现了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与便捷。这里的“帆”和“橹”分别代表了传统的风帆和桨,与“自能行”的轮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次句“但听双轮发水声”,进一步描绘了轮船运行时的声音,通过“双轮”这一具体形象,不仅指出了轮船的动力来源,还暗示了机器运转的节奏与效率。水声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背景音,也象征着轮船在水面平稳前行的动态美。
第三句“一榻酣眠犹未醒”,则以作者在船上安然入眠的情景,反衬出旅途的舒适与快速。通过“酣眠”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旅途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轮船的平稳和速度之快,让乘客能够轻松入睡。
最后一句“舟人说已到南京”,以舟人的告知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自能行”,又巧妙地揭示了旅程的终点。通过舟人的言语,读者仿佛亲耳听到目的地的信息,感受到了旅程的结束和到达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作者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叹和对旅行体验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庐陵刘国博会孟先辈
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魌日夜嘘寒风。
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
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停心自语。
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
昔鲁东门已无人,况今门外车马尘。
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
新进少年竞浮靡,妆点春妍学桃李。
贞元朝士已无多,不识伯淳堪愧死。
江空岁晚雪满天,钱塘风景经几年。
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识者犹能传。
愧乏新诗送盘谷,恨别情多歌不足。
语言憔悴更可怜,故都写作断肠曲。
潸然老泪愁天津,铜驼巷陌荆棘深。
吴云江树黯无色,千里共此凄凉心。
昌黎博士头已白,籍湜当年门下客。
俱是乾坤无用人,一见新诗重相忆。
噫嘻斋前烟雨凄,横江老鹤今来归。
我欲附之翎翅短,此情寄与东风飞。
《寄庐陵刘国博会孟先辈》【宋·连文凤】吁嗟天地何梦中,魈魌日夜嘘寒风。万物元气销铄尽,文章千古无时穷。先生驱文挟风雨,笔势不停心自语。頖池水暖芹正香,物换星移时不鲁。昔鲁东门已无人,况今门外车马尘。飞尘著天黑如漆,灵光一点争嶙峋。新进少年竞浮靡,妆点春妍学桃李。贞元朝士已无多,不识伯淳堪愧死。江空岁晚雪满天,钱塘风景经几年。片言只字落人世,至今识者犹能传。愧乏新诗送盘谷,恨别情多歌不足。语言憔悴更可怜,故都写作断肠曲。潸然老泪愁天津,铜驼巷陌荆棘深。吴云江树黯无色,千里共此凄凉心。昌黎博士头已白,籍湜当年门下客。俱是乾坤无用人,一见新诗重相忆。噫嘻斋前烟雨凄,横江老鹤今来归。我欲附之翎翅短,此情寄与东风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367c702967b638452.html
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
此时不忍抱遗材,欲把文章扇冷灰。
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