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酬对(chóu duì)的意思:回报对方的好意或善意
窗纸(chuāng zhǐ)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纸,比喻虚有其表,实际上毫无价值或者不值得依赖的东西。
风窗(fēng chuāng)的意思:指风景窗,比喻眼界开阔,见闻广博。
荒鸡(huāng jī)的意思:指鸡飞走了,形容事物荒废或人离开了。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上墙(shàng qiáng)的意思:指被贴在墙上的文字或图片,比喻被普遍传播或公开展示。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土花(tǔ huā)的意思:形容外表华丽但内在质量低劣的东西。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纸条(zhǐ tiáo)的意思:指用纸条写下的信息或者通知。
- 鉴赏
这首清代朱霈的《借宿七里沟田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夜景。首句“树里一镫明”以一盏灯火在树林中闪烁,暗示了诗人身处偏僻之处,借宿农家。接着,“入林闻犬吠”通过犬吠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和田家生活的亲切感。
“田家荷锄归”描绘农夫劳作后归来的场景,诗人借此机会与他们交流,体现了人情味十足的农村生活。“除房土花斑,风窗纸条碎”则细致地描绘了田舍的简陋,窗户纸的破旧,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朴素。
“三更乱泉喧,微月上墙背”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氛围,泉水声在深夜中显得嘈杂,而微弱的月光洒在墙上,增添了几分静谧。最后两句“不待荒鸡啼,车声响瓜埭”,预示着黎明将至,农人的忙碌即将开始,而诗人也准备离开,随着车轮声响起,告别这瓜田里的宁静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质朴,以及诗人与农民的短暂而真挚的交流,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灸赘疣
赘疣在予手,累久至三四。
初视君外物,于意不能置。
居闲或灸灼,已没出复继。
赘出与赘没,曾莫生死异。
天地赘一气,万物赘天地。
赘复赘于人,小大而已矣。
人之于为赘,作为有大盩。
至理本无事,破真以为伪。
善恶乱大性,赏罚乱大治。
宫徵乱大声,青黄乱大贲。
寸尺乱大刑,酸咸乱大味。
大朴如疮疽,空虚无完理。
天地不尔仇,尔独赘之计。
耻指不若人,孟子其有谓。
志小略其大,殆非达者意。
弃火复投艾,两忘吾赘赘。
灵井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八日探菊
行绕墙边菊,踌蹰赏物心。
秋风应有意,明日是知音。
酒惜浮花醉,诗留把叶吟。
儿童欣佳节,撚蕊试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