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蝉频响胜闻歌,白石床清藓色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寒菊(hán jú)的意思:
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 韦应物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景趣(jǐng qù)的意思:景色的美丽和趣味。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沙泉(shā quán)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泉水,比喻在贫瘠的环境中出现的希望或者意外的喜悦。
诗景(shī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优美的诗意景象。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疏分(shū fēn)的意思:指分开或解开关系、纠葛,使之变得宽松,不再紧密。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竹扉(zhú fēi)的意思:竹门。比喻深居简出,不与世俗接触。
- 鉴赏
这首宋朝赵湘所作的《暮秋过沈齐别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暮蝉、白石床、寒菊、夕阳、沙泉、篱落、野僧等,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氛围。
首句“暮蝉频响胜闻歌”,以蝉鸣比作歌声,既突出了蝉声的频繁与悦耳,也暗示了秋天的来临。接着,“白石床清藓色和”一句,通过“白石床”与“藓色和”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为后文的静谧气氛埋下伏笔。
“径冷独留寒菊在,树疏分得夕阳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寒菊独自开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而稀疏的树木则将更多的夕阳映照在地面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沙泉月澹曾栖雁,篱落烟微半著莎”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沙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偶尔栖息的雁群增添了季节的变换感;而篱笆边的轻烟与莎草的点缀,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最后,“谁问寂寥诗景趣,竹扉时有野僧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静谧美景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别业中,偶尔会有隐士来访,共同品味这份孤独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寂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见梅
孤吟梅花望神京,浇愁恨无双玉瓶。
上林顾影一坐倾,高楼忍作昭华声。
避兵南州老云壑,风味依然殊不恶。
岁暮浑无驿使来,一笑天涯共流落。
行寻岭头路几许,欲买幽园叹贫窭。
清客那知日边事,独坐茅茨对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