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实老》
《赠实老》全文
宋 / 徐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高头半白不肯招提

汲井篱花落,挂衣巢鸟啼。

林间曾有约,世上尽如迷。

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高头(gāo tou)的意思:形容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篱花(lí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在篱笆上,形容美好的事物不被人珍惜或欣赏。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翻译
夏日将近,白发已半生,他不愿在禅寺停留。
打水时,篱笆边的花朵飘落,鸟儿在巢中啼叫。
他曾约定在林间寻找某种真理,世间纷繁让人迷失。
他决定再次翻开《南华经》,与他人共同探讨万物之道。
注释
夏:夏天。
高头半白:接近头顶的白发。
不肯住:不愿意停留。
招提:禅寺。
汲井:打水。
篱花:篱笆上的花朵。
挂衣:挂着衣服的鸟巢。
巢鸟啼:鸟儿在巢中啼叫。
林间曾有约:曾在林中有所约定。
世上尽如迷:世间纷繁如同迷宫。
却:然而。
南华卷:《南华经》(庄子的著作)。
从人论物齐:与他人一起讨论万物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赠予实老的作品,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首句“夏高头半白”,以夏日的热烈与实老的年迈相对应,暗示时光流转,岁月不待人。次句“不肯住招提”表达了实老不愿停留于世俗的寺庙中,透露出其超脱尘世的心境。

第三句“汲井篱花落”,通过写实老在简朴的环境中生活,井边的篱笆花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落寞的画面。第四句“挂衣巢鸟啼”,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寂,鸟儿在巢中啼叫,似乎也在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与自然的轮回。

第五句“林间曾有约”,回忆起与实老在林间的约定,可能是指过去的某种理想或约定,如今都已随风而逝。第六句“世上尽如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认为人世间的纷繁复杂如同迷宫一般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却把南华卷,从人论物齐”,实老选择回归内心,拿起《庄子》这样的经典,以道家思想来观照世界,试图在物我两忘中达到内心的平静,与世人一同看待万物,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夏日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徐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挽方宜人二首·其一

贫道我儿孝,姑云此妇贤。

诸郎丹穴种,夫子玉堂仙。

□□□宁忍,煎胶法不传。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

(0)

徐潭即事二首·其一

不要元戎访草堂,勿烦儿子表泷冈。

一窗看设囊萤几,四壁惟安梦蝶床。

聊与僧分半间屋,且无人夺上三房。

韩公作志潘郎诔,得似先生自举扬。

(0)

哭五一弟先辈二首·其一

未冠辞家出,麻衣不肯回。

瘦因身久客,贫为性疏财。

精力书中去,科名病里来。

空传场屋义,留与铺家开。

(0)

香山寺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徙为坟。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0)

送拄杖还僧

头白高僧行脚懒,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0)

送方楷之官

博雅今萧翼,招延小孟尝。

虽操牙算子,不废□□□。

秘箧珍储富,公车荐墨香。

惟应猿鹤怨,三载□□房。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