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湾松居》
《龙湾松居》全文
清 / 方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斑驳鳞蹙森沉鹤影藏。

幽居岁月,松老耐风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驳(bān bó)的意思:指物体表面因时间的长久而出现斑点、斑纹,形容岁月流转、变迁不居的景象。

驳龙(bó lóng)的意思:指驳斥谬误,揭露真相。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鳞蹙(lín cù)的意思:指事物密集排列、纷纷扰扰,形势严峻、困难重重的样子。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森沉(sēn ché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场景非常沉闷、压抑。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斑驳龙鳞蹙”,以龙鳞的斑驳纹理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皮的古老与沧桑,仿佛每一处斑驳都承载着时间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这里的“蹙”字,生动地表现了龙鳞般的树皮在阳光下或风雨中的褶皱感,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次句“森沉鹤影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鹤,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高洁、脱俗的象征意义,其身影隐匿于茂密的松林之中,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里的“森沉”二字,既描绘了松林的茂盛与深邃,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深沉,鹤影的隐现,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生机。

后两句“幽居忘岁月,松老耐风霜”,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仿佛变得不再重要,人们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而“松老耐风霜”一句,则是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它历经风霜而不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寄托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伸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感怀,用前韵呈健人·其一

折冲竟尔倒持阿,又见鲸鲵起浊波。

斫地悲歌衰蛰伏,满天秋气乱虫哦。

苞桑欲仗东邻固,离黍难逃故国过!

丁此卧薪尝胆日,休云玉帛化干戈!

(0)

四叠前韵·其二

七字联诗仿柏梁,言诗许我起予、商。

书来锦鲤看「留草」,笔下春蚕听食桑。

文献几沦留硕果,宾朋共济泛沙棠。

梦中亡友来相告,推解蒙恩泪几行。

(0)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其二

江东桥上望,山上邺山堂。

道学无馀子,先生有瓣香。

艰难丁末造,阅历冷沧桑。

偶话前朝事,勾陈勿起芒。

(0)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其一

后游从二客,老兴拟东坡。

北斗天容净,南山树色多。

炎威消酷吏,幻梦冷春婆。

酬酒芗江下,回头吊汨罗。

(0)

读宋人张泽民梅花诗,戏次其韵·其二

昨夜开满枝,春色到疏篱。

独对滕六坐,休令巽二知。

空山高士行,绝世美人姿。

酌酒与君饮,今宵慰所思。

(0)

霜钟

星河暂落夜漫漫,霜影凄迷月影残。

远籁似传青女信,清音微度梵王坛。

鸟啼断续冰华冷,鹤梦回旋曙色寒。

拥被苦吟如入定,静听一百八声团。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