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薪薪已无,问米米已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徵君(zhēng jūn)的意思:徵君是指古代帝王征召贤才,招募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行为。也可引申为招募英才,选拔人才。
假贷(jiǎ dài)的意思:指以虚假借口或欺诈手段借取财物。
邻里(lín lǐ)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泛指周围的人或社会关系。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仆童(pú tóng)的意思:指侍奉主人的仆人。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乞米(qǐ mǐ)的意思:指乞求米粮,形容贫困困顿。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 注释
- 问薪:询问柴火。
薪已无:没有柴火。
米已空:粮食已经耗尽。
假贷:借贷。
愧邻里:对邻居感到惭愧。
奔走:四处奔波。
愁仆童:让仆人忧虑。
陶徵君:陶渊明,东晋隐士。
平原公:平原君,古代官职,这里指可能的施舍者。
昔人:古人。
未为穷:还不算困苦。
- 翻译
- 询问柴火却已无,询问粮食也已空。
借贷于邻人都感到惭愧,仆童也为我四处奔忙而忧虑。
向陶渊明那样的人乞求食物,向平原君那样的官员乞讨米粮。
古人有这样的境遇,但我如今还不算困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即事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困境:家中粮食匮乏,连柴火和米粮都已耗尽,不得不向邻居借贷,这让诗人感到羞愧;同时,他还要奔波劳累,让仆童也为之担忧。然而,诗人并未完全绝望,他以陶渊明和平原君为例,表明历史上也有过类似困境的人,以此来安慰自己,表达出即使在贫穷之中,仍能保持坚韧和自尊的精神。整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但不失坚韧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事得五言长律三十句时家弟敬美致关中书为归计因赋此寄之
大道本何诤,凡情空见憎。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岂予真白璧,劳彼任青蝇。
会得无身语,依然有发僧。
江湖元自阔,风浪定来澄。
嘿嘿时弹指,凉凉对抚膺。
尺书传令弟,三益喜良朋。
草赋推司马,莼心托季鹰。
非关怨摇落,业已削飞腾。
缓蜡千山屐,来依六祖灯。
天宁久钟会,尔不愧孙登。
日月高难毁,乾坤大可凭。
鹓雏从吓鼠,羊角定扶鹏。
若说函中记,宁同汉五陵。
九月闭关谢笔砚而千里故人讯问不绝又多以诗及者遂成此二律志苦且代荅·其二
不尽秋风至羽翰,报书犹可报诗难。
半生失计甘鸡口,此日冥心任鼠肝。
柿叶懒题空自积,梅花从折负它寒。
于今却笑陶都水,才鬼谁能具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