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先以正红勺药索和》
《仁先以正红勺药索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宣和画㡧供花王,国艳还严近侍装。

自掬赤心制草,且醺蓝尾尽离觞

胜流谁称簪双髻?正色偏留殿众芳

从此丰台添掌故带围不羡维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赤心(chì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忠诚无私。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带围(dài wéi)的意思:指被包围或围绕着,形容陷入困境或受到限制。

供花(gòng huā)的意思:供奉花朵,用于祭祀或纪念活动

国艳(guó yàn)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光彩照人。

花王(huā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漂亮。

近侍(jìn shì)的意思:指在君王或贵族身边侍奉、服侍的人。

离觞(lí shāng)的意思:离开酒杯

胜流(shèng liú)的意思:比喻优秀的人才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出现。

维扬(wéi yáng)的意思:维护和谐,保持稳定

宣和(xuān hé)的意思:宣扬和平、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严近(yán jìn)的意思:非常接近,距离很近

掌故(zhǎng gù)的意思:掌故指的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也可以指历史上的典故或故事。

正色(zhèng sè)的意思:指脸色严肃、表情庄重,表示态度坚决、认真严肃。

制草(zhì cǎo)的意思:制止坏事的发生或防备可能的危险。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仁先以正红芍药索和》。诗中描绘了宫廷中的场景,通过“宣和画㡧供花王”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皇家气派的氛围之中。接下来,“国艳还严近侍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的庄严与华贵。

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为宫廷制作装饰品的心境:“自掬赤心修制草,且醺蓝尾尽离觞。”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以及在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随后,“胜流谁称簪双髻?”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身份地位高雅之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最后,“正色偏留殿众芳”一句,不仅描绘了作品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也寓意着作品的庄重与高贵。结尾“从此丰台添掌故,带围端不羡维扬”则点明了作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历史记载(丰台添掌故),而且其价值不亚于名城维扬的美饰(带围端不羡维扬)。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深情投入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芳树

庭前芳树影参差,春暖莺啼争上枝。

开落不堪人事改,青松独与岁寒期。

(0)

游禺园

驾言禺园游,流水一何长。

芙蓉花烂漫,吹气溢金塘。

林高残暑退,宿雨动微凉。

浮鱼跃曲渚,新燕来雕梁。

物理固有托,人胡独忧伤。

(0)

舟泊兰江

久客归心急远旌,黄昏喜见故乡城。

帆樯绕郭人音杂,镫火临江夜市明。

斜月女墙寒击柝,秋风官渡远鸣钲。

归家刚值黄花节,促换轻舟趁水程。

(0)

宝剑篇赠外

吁咄哉,荆卿剑术既不成,虽有宝剑徒空名。

千年黯黯闭秋水,双匣渺渺埋龙精。

狐狸夜号风雨恶,蛟螭昼舞波涛惊。

我持此剑若明月,众星朗朗随其行。

又持此剑若白日,群妖退走欃枪平。

欃枪平,众星没,送君赠君君莫惑。

古来遇合自有时,神物出处当知之。

(0)

姑苏棹歌·其二

水转枫桥径转幽,人家绿树映高楼。

水犀秋满山塘上,一路清香到虎丘。

(0)

独归故阁思母太恭人

故里何须问,干戈扰不休。

家贫空作计,赋重转添愁。

远树苍山古,荒田白水秋。

萧条离膝下,欲望泪先流。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