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于逢辰画》
《题于逢辰画》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五言律诗

踏遍江南岸,归来试解衣。

谁言物外赏,不与笔端为。

石带苍苔瘦,风凋折苇稀。

令人兴发,欲问钓鱼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兴发(xīng fā)的意思:兴旺发达,繁荣兴盛。

鱼矶(yú jī)的意思:指人们在垂钓时,用来放置鱼竿的矶子。比喻人在某一领域非常有经验和技巧。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题于逢辰画》。诗中描绘了诗人踏足江南山水后,归家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踏遍江南岸”,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勾勒出诗人游历江南的壮阔景象。接着,“归来试解衣”一句,转而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轻松与自在,仿佛卸下了旅途的疲惫,回归了生活的宁静。

“谁言物外赏,不与笔端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他认为,真正的欣赏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在于心灵的共鸣与艺术的表达。这里的“物外赏”指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笔端为”则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来捕捉和传达这种感受。

接下来,“石带苍苔瘦,风凋折苇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岁月痕迹的画面。石头上覆盖着苍苔,显得更加坚韧而富有生命力;风吹过,芦苇稀疏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脆弱与坚强并存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令人清兴发,欲问钓鱼矶”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产生了想要深入探索、与自然对话的冲动。他似乎想要找到一处垂钓的矶石,进一步融入这宁静而深远的自然之中,体验更为深刻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对生活、艺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安藏主

尽教佛性自瞒顸,终日如愚已自谩。

不是较渠三十里,平生穿凿不相干。

(0)

偈颂十八首·其七

粗疏带出莲花笠,济楚披来粪扫衣。

拈起少林无孔笛,左瞻右盼两头吹。

声声慢,拍拍随,听者虽多和者稀。

曲遍欲休休不得,知音知后更谁知。

(0)

偈二十七首·其十四

念念舍离诸恶趣,心心克取佛菩提。

取舍二途如脱得,永嘉元不识曹溪。

(0)

善财赞

捏住乾坤粉一团,大人刚被小人瞒。

机先若具机先眼,走杀从教起衅端。

(0)

归鸿阁

精舍傍修岭,道心随眼明。

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

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

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

(0)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其八威德自在菩萨章

门开三观莫迟留,得路行行到始休。

鉴像照心无所住,楼钟出碍有来由。

顶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国侯。

应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风棹驾涛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